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打造四大空間節點 提升濱河空間步行體驗

模式口歷史文化街區公共空間改造升級

2023年11月23日09:20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模式口歷史文化街區公共空間改造升級

  本報訊(記者 曹政)近日,模式口歷史文化街區公共空間改造提升項目一期正式開工建設。這次提升將重點打造模式口北街北口、模式口公共空間、萬泉寺遺址空間、法海寺入口空間4個重點節點,更好地延續街區古韻、激發空間活力。按照計劃,一期將在明年底建成亮相。

  近年來,模式口歷史文化街區逐漸成為京西地區的一處“網紅打卡地”,老舍先生筆下的駝鈴古道、法海寺的絕美壁畫,以及街區中流淌的民俗與古韻吸引游客紛至沓來。

  這次改造提升會將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與舒適的公共空間有機結合,重點打造模式口北街北口、模式口公共空間、萬泉寺遺址空間、法海寺入口空間4個重點節點,優化提升北小街西循環路、永引渠濱河空間步行體驗,完善和豐富區域公共服務配套設施,進一步提升歷史文化街區風貌,為居民日常休閑交往、文化活動展示提供開敞活力空間。

  項目總面積約5.1萬平方米,北至龍泉寺、南至首鋼模式口南裡小區和北京第九中學北垣牆、西至石門路、東至金頂北街路。改造提升方案確定前,相關部門專門針對模式口區域的居民、商家、街道管理者、游客等進行了調查問卷研究,設計方案融合兼顧多樣化的百姓訴求,力爭打造人人共享的公共空間。

  交通方面,街區內的東、西循環路將與北街相連接,實現未來東、西循環路的通達與引流。其中東循環路東起永定河引水渠水閘處,西至模式口北街,著力打造春天濱水杏花步道﹔西循環路東起模式口停車場,西接石門路,沿途營造秋天特色楓葉景觀。

  街區利用現狀場地分別設計了露天本色藝術集市、林中讀書、林下嬉戲等豐富場景,並同步完善水、電等市政配套設施,為未來多樣化活動的舉辦提供便利。

  值得一提的是,在推廣文化遺產方面,街區將挖掘法海寺壁畫等國寶藝術元素,以景觀小品的方式再現藝術之美。記者了解到,項目將於明年年底前建成。屆時,街區公共空間將“連點成片”,業態和景觀進一步提升,形成獨具特色的露天文化會客廳。

(責編:池夢蕊、鮑聰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