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氣上烤著南瓜干,院子裡晒著白菜
門頭溝下清水村村民溫暖過冬
11月16日,清水鎮下清水村村民於克明在家中收拾白菜,准備過冬。 本報記者 王海欣攝
本報記者 張驁
藍藍的天、呼呼的風,門頭溝深山區的冬日,就是這樣。從市區驅車近三個小時,經過曲折的盤山路,終於抵達清水鎮下清水村。7月31日的暴雨和山洪讓這個小村遭遇重創。幾個月過去了,鄉親們的生活恢復得怎麼樣?日前,記者走進全村地勢最低的杜春套家。
“快請進,屋裡暖和。”杜春套一邊招呼,一邊讓老伴幫忙拿手機。手機相冊裡的照片讓老人想起受災時的場面。暴雨當天,老兩口在村干部的幫助下轉移到了安置點,可等他們再回到家的時候,發現院子裡泥沙、泥水淤積,門窗已被洪水沖得變了形。進屋一看,地板、牆壁幾乎都被沖毀。
“我們家靠近河道,是村裡的低窪處,當時一下子就蒙了,不知道該怎麼辦。”75歲的杜春套說,他和老伴身體都不太好,面對大災,絲毫沒有自主修葺的能力。
讓人欣喜的是,十一假期還沒結束,杜家就有了響動。幾位工人出出進進,鋪地、刮膩子、裝門窗,一天一個樣。
修房的錢哪裡來?說起這事,杜春套眼中含淚,“政府給了我一部分補助,用來修房。”
清水鎮黨委委員、組織委員、統戰委員麻鹒信介紹,災后重建伊始,清水鎮邀請了專業團隊,對房屋維修進行指導,出方案、報預算,在維修完畢之后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即可撥付補貼。
目前,全鎮需要維修的412戶已經全部完工,正在進行驗收,已完成300戶的補貼資金撥付,剩余維修戶待驗收完畢后將陸續收到政府撥付的修房補貼。
從開工到完工,杜春套家用了八天。如今,四白落地的房間裡,溫度計指向二十攝氏度,不僅不再寒冷、潮濕,還格外暖和。臥室裡,兒子給老兩口新買的席夢思上鋪著嶄新的床單﹔暖氣上,整齊地碼放著地瓜和南瓜干﹔喝一口熱茶,杜春套臉上露出笑容。“有地暖,也有電暖氣,過冬一點都不愁,我們老兩口底氣也足了。”
背靠山根,住在全村最高處的於克明家同樣暖風扑面。陽光透過寬大的窗戶,洒在客廳裡的花草上,枝葉舒展、翠綠,在這間小小的客廳裡,於克明的妻子張克芬正在澆花,而於克明則在院裡晒著他自己種的白菜。
“房子修好了,可我還不踏實,怕遭遇了大水后過冬成問題,自己准備了好多柴火。”於克明說,水退下去以后,他就把柴火擺在當院,以備不時之需。
可是,讓他沒想到的是,煤改電后的供暖設備如此給力。這個叫作空氣能供暖的設備,就在於家院子西廂房的房頂上。
對此,村黨支部書記王進生介紹,下清水村在五六年前就完成了煤改電工程,村民們取暖全部使用電能驅動的空氣能設備。洪水之后,村民們是否能溫暖越冬就看電力是否穩定。事實上,災后幾天之內,村裡就通過應急設備恢復了電力,隨后不久,市政供電也恢復了。
“屋裡能保持二十多攝氏度,柴火沒用上,我心裡卻特別踏實。”於克明感嘆說。
像杜、於兩家一樣可以溫暖過冬的還有全村600多鄉親。看著大伙家的溫度升上去了,信心足了,王進生有了新的打算。他盼著,明年開春,村裡的清水花谷景區能重新開放,為全村的產業發展助力。同時,一條新的商業街也正在醞釀,將為來景區賞景、游玩的客人補足各種服務配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