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破解企業發展障礙和賭點 海澱區推進866項改革優化營商環境

2023年11月10日15:06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11月10日電 (記者董兆瑞)11月10日,海澱區召開全面優化營商環境新聞發布會。會上,海澱區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新聞發言人王玉霞介紹,海澱區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支撐,集中力量破解制約企業發展的障礙和堵點難點問題,壓茬推進了866項改革任務落地,著力營造活力、通達、公正、前沿、包容、共贏的發展環境。

“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土壤。海澱區著力打造宜商宜業‘軟’環境,構筑起經濟發展‘硬’支撐。2023年前三季度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194.3億元,增長6.1%﹔市場主體存量27.82萬戶,其中科技型企業13.97萬戶。”王玉霞介紹說。

大型活動審批由51個工作日縮至8個工作日

對於企業來說,營商環境優化最真切的感受在於政務事項減時間、減環節、減材料。近年來,海澱區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實現政務服務提檔升級、群眾辦事提質加速。“海澱區深入推進‘一件事一次辦’,企業隻需到政務辦事大廳綜合窗口進行一次性提交,即可實現‘跨層級、跨部門、一次辦’。”王玉霞說,“今年海澱落地了首個大型活動‘一件事’,申請材料減少42%,審批時限由51個工作日壓縮至8個工作日。”

在准入准營方面,王玉霞介紹,海澱區率先推出住所(經營場所)標准化登記模式,實現企業設立登記全程“零材料”,截至目前共有4678戶企業採用這一模式完成設立登記。同時,海澱區在全市率先將“証照聯辦”服務場景拓展至個轉企領域,為個體工商戶轉型發展提供一次性集中辦理服務,同步實現個體工商戶“轉型+准營”,支持個體工商戶轉型發展。

在“一業一証”改革方面,海澱區推行上線29個行業,實現9個行業案例落地,其中“美容美發”“書店”“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連鎖菜店”“電影院”“口腔診所”等6個行業為北京市首例,通過“一業一証”改革,為市場主體辦理准營事項精簡申報材料50%以上,減少審批環節70%以上,縮短辦結時限60%以上。

在建設項目審批方面,海澱區推動辦理建筑許可審批環節由18個減為4個,審批時限由93天減為14天﹔推進施工准備函審批改革,平均為企業有效節約工期4到6個月,節省項目成本1000至3000萬元。

為1887家中小微企業解決2954筆貸款融資需求

“融資、用地、用工、用能等生產經營要素是否有保障,是影響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一直以來海澱下大力氣做強要素支撐,把企業的‘憂心事’化為政府的‘案頭事’。”王玉霞介紹,在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方面,推行財金協同專項支持行動,截至2023年10月底,共幫助1887家中小微企業解決2954筆貸款融資需求,發放貸款總額105.18億元,為中小微企業送上“及時雨”。

同時,海澱區通過“財金協同專項助企補貼包”,為貸款企業降低融資成本約1.4億元,已有717家企業申請了助企補貼,區財政發放補貼金額共1175萬元。深入推進“信易貸”工作,截至2023年10月底,授權企業累計22828家,為企業提供貸款共計1.83億元﹔持續推進“銀稅互動”,將企業的“納稅信用”轉化為“融資信用”,為1138戶守信小微企業引入12.66億元資金“活水”。

在降低企業交易成本方面,海澱區開展建設工程投標保証金清退工作,2023年以來免收67個項目347家投標企業的投標保証金,釋放企業資金2932.026萬元,為企業解決投標資金佔用問題。

在全市率先推出“區塊鏈+公証”便民服務

作為全國科技創新高地,海澱區努力搶抓數字化變革機遇,探索推進以數字賦能促進營商環境全面優化、持續提升。王玉霞介紹,海澱區以技術創新推動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改革,創新打破部門間數據壁壘,積極推進區塊鏈政務服務領域的深化應用,在智慧政務建設領域探索新路子。今年以來,海澱區在全市率先推出“區塊鏈+公証”便民服務,通過政務鏈上的15類國家數據、24類市級數據、224類証照數據,實現了公証服務鏈上核驗証明材料,大大減少了群眾辦事時間,推動實現了政務服務向公眾服務、司法領域的延伸。

(責編:董兆瑞、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