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社會民生

北京進一步縮短公交與軌道交通間換乘距離,“十四五”末——

地鐵站50米內公交接駁比例將達90%

2023年09月22日09:01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地鐵站50米內公交接駁比例將達90%

  本報記者 高枝

  上半年中心城區慢行出行比例達到47.1%、近600條定制公交線路工作日日均運送4.2萬人次、年度新增小客車指標中新能源指標的配置比例達到70%、累計推廣新能源汽車69.2萬輛……昨天召開的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審議了市政府關於綠色交通發展情況的報告。作為首批“綠色出行創建城市”,北京市民對綠色出行的認同感、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續提升,城市交通碳排放年均增速從“十二五”的6%降至“十三五”的4%。未來本市將進一步推動縮短公交與軌道交通之間的換乘距離,“十四五”末,50米內接駁比例將達90%。

  關鍵詞:出行結構

  公交地鐵換乘距離將進一步縮短

  地鐵、公交、慢行系統等綠色出行“一張網”正高效服務市民群眾,下一步將圍繞市民換乘難題,著重提高銜接換乘便利性。

  軌道交通方面,本市已進入新線建設與既有線優化提升並重的新發展階段。全市軌道交通線路總裡程達1172公裡,位居全國第一。本市公交專用道總裡程達1005公裡,基本形成“五橫、七縱、一環、五放射”網絡。

  為了進一步提升公共交通出行便利性和吸引力,本市將以軌道為主體,全面提高城市綜合交通系統的運行效率。推動市郊鐵路公交化運營,通過增設換乘站、聯絡線等實現市郊鐵路與城軌互聯互通、跨線運營。地鐵公交換乘方面,將開展地面公交分擔地鐵大客流車站試點,縮短排隊時間,並按照50米接駁標准,持續優化公交與軌道換乘站點布局,“十四五”末,50米內接駁比例將達到90%。同時,持續推動慢行系統建設和優化,加快慢行系統連片成網,加大軌道站點周邊共享單車停放點施劃,推進電子圍欄全覆蓋。進一步助推小客車出行向綠色集約轉換。“十四五”末,中心城區綠色出行比例達到76.5%。

  關鍵詞:能源結構

  車輛新能源化存在較大提升空間

  車輛新能源化是綠色交通發展的關鍵。交通行業用車方面,本市已實現每年度新增和更新的公交、巡游出租等車輛基本為新能源車。目前,全市地面公交車中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佔比達94%,巡游出租車中純電動車佔比65%。社會車輛方面,2023年度新增小客車指標中新能源指標的配置比例已達到70%,繼續給予純電動小客車工作日高峰時段通行便利,對存量燃油車替換為新能源汽車給予置換激勵。

  然而與其他省市相比,本市車輛新能源化仍存在較大提升空間。市人大城建環保委指出,本市新能源汽車有69.2萬輛,僅佔機動車保有量的9.5%。引導存量的燃油車向新能源車置換的政策激勵不足。總體來看,充電設施建設規模和運營服務能力等均居全國前列,與現有新能源車輛發展需求相匹配並適度超前,實現了車樁協同發展,但也存在局部地區建設布局不均衡、公共停車場充電車位比例不足、快充位配置少、部分充電設施維護保養不到位等問題。

  針對此類問題,報告提出,本市將通過加大停車場配套充電設施建設,擴大新能源車路權,降低新能源車使用成本等措施,推動存量燃油車置換和出租、公交、貨運車輛綠色化。“十四五”末,除應急、保障、山區線路等特殊情況外,公交、巡游出租車輛基本實現新能源化。

  關鍵詞:智慧交通

  推動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3.0建設

  智慧交通的新產品、新模式正讓市民出行更便捷、安全。報告顯示,本市已推出國內首個綠色出行一體化服務平台(MaaS),向市民提供一體化出行規劃、實時公交及擁擠度查詢、全程引導與下車提醒等出行服務,用戶量已超3000萬,日均服務綠色出行人數450余萬,用戶規模居全球之首。同時,依托MaaS平台創新開展綠色出行碳普惠激勵,在全球率先打通了涵蓋公交、軌道、騎行、步行等多種方式綠色出行碳交易閉環,MaaS碳普惠用戶數、交易量居全球之首。

  未來,本市將利用交通大數據動態分析道路運行水平,持續開展堵點治理。推動全球首個網聯雲控式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3.0建設,實現乘用車、貨車、客車、無人配送車等典型場景全覆蓋,使之逐步成為公共交通出行的重要補充方式,降低小客車購車需求和使用強度。

(責編:鮑聰穎、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