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北京:將公共藝術引入城市空間

2023年09月22日16:44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9月22日電 (記者李博)9月21日,2023首都公共藝術匯報展在四個展場同期開幕。為助推首都文化繁榮與高質量發展,本屆匯報展特別成立首都公共藝術展專家庫。據悉,展覽將持續至11月30日,對公眾免費開放。

本屆展覽按照“城市的展場,空間的藝術”策展理念,甄選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首都“四個中心”承載空間,以位於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首都公共藝術創作基地作為主展場,在東城區史家胡同博物館、朝陽區CBD公共空間、海澱區北京衛星制造廠科技園設立三個分展場,選取52位藝術家59件雕塑立體小樣、版畫、藝術裝置、多媒體藝術等作品展出,探討公共藝術如何塑造城市人文、活力與創造性,展現首都城市規劃建設成果。

展覽以“空間的能量”為主題,分為“傳統·勢能”“當下·光能”“未來·動能”三個單元。主展場首都公共藝術創作基地匯聚40件作品,展示優秀藝術成就。在史家胡同博物館,用傳承中國文化內核的藝術元素塑造人文北京﹔在CBD公共空間,借助互動裝置、聲光電藝術營造活力北京﹔在北京衛星制造廠科技園,用影像藝術激發觀眾想象打造創意北京。

北京市規劃自然資源委黨組書記、主任、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張維表示,城市內涵式發展需要用文化藝術手段激活城市空間,用公共藝術賦能多元空間是首都規劃的創新實踐。今后將積極探索公共藝術可持續發展模式,更廣泛、更有效發揮公共藝術對城市品質提升作用,以公共藝術謳歌時代、塑造城市特色風貌,助推北京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

通州區副區長盧慶雷表示,過去的一年,首都公共藝術創作基地開展了豐富的文化藝術活動,為建設城市副中心公眾文化中心、打造首都公共藝術新高地貢獻力量。城市副中心將公共藝術要素納入城市規劃中,為公共藝術搭建落地平台,做好配套服務,全面提振城市人文精神,塑造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名片。

本屆匯報展總策展人、北京市規劃自然資源委總規劃師、市規劃院院長石曉冬表示,本次展覽將公共藝術引入更多首都城市空間,塑造以公共藝術為觸媒的首都城鄉規劃品牌活動,帶動更多部門、機構和市民關注城市發展、關心空間品質。接下來將進一步統籌謀劃,凝聚社會各界力量,探索公共藝術助力首都城鄉規劃與實施的路徑,讓空間與藝術的互促共融為首都城市發展釋放更多正能量。

展覽開幕當日,還舉行了以“公共藝術的邊界與拓展”為主題的藝術沙龍和以“藝術為空間賦能”為主題的學術論壇,專家學者圍繞公共藝術與城市美學、公共藝術的跨學科發展、公共藝術立法、不同城市空間的公共藝術實踐等話題,探討首都公共藝術發展的具體路徑。

新聞鏈接:

展覽日期:9月21日至11月30日

開館時間:10:00—17:00(周一及法定節假日閉館)

主展場:首都公共藝術創作基地1號樓一層、6號樓(北京市通州區濱河南路126號)

“傳統·勢能”分展場:史家胡同博物館(東城區)

“當下·光能”分展場:CBD公共空間(朝陽區)

“未來·動能”分展場:北京衛星制造廠科技園(海澱區)

(責編:李博、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