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護理中心數量將達21家

本報訊(記者 孫樂琪 實習生 劉揚)昨天,“健康北京號”游船在通州大運河首航。基層健身門診、健康體重行動、20處全齡友好公園改造……首航儀式上,北京市衛健委等部門宣布將開展一系列貼近市民的健康促進活動。
北京市衛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為進一步深化推進健康北京行動,北京市將持續培養體醫融合人才隊伍,加大對社區醫生和家庭醫生的培訓力度。9月起,首個健身門診和健康管理門診將分別在安定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市體檢中心正式運行。
在中小學生健康方面,北京市在新學期將持續推進“營”在校園健康促進行動,廣泛開展中小學生平衡膳食的營養教育、科普活動,組織對中小學校食堂管理員、炊管人員和健康管理員等校園營養健康管理人員開展培訓,推廣擴大中小學營養教育試點校覆蓋范圍。
北京市還將不斷推進重點人群健康管理,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持續3個月、面向職業人群的健康體重行動,將有近2.6萬名職工參與。年底前,將完成11家醫療機構轉型老年護理中心、6家醫療機構轉型安寧療護中心,老年護理中心數量將達到21家,安寧療護中心達到12家。
年內,北京市還將完成20處全齡友好公園改造,因地制宜增設健身設施,助力市民“一刻鐘健身圈”建設。繼續深化“一微克”行動,堅持協同治理,深化施工工地、道路、裸地揚塵精細化管控,強化空氣重污染應對。推進完成30處城鄉供水提升工程、150個村的生活污水治理任務,鞏固水環境生態治理成效。
北京市於2020年制定實施健康北京“十四五”發展建設規劃,持續改善人居健康環境,積極治理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全方位提升健康服務與保障水平。去年,在健康中國行動設定的64項主要核心指標中,北京市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等主要指標均達到發達國家水平,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40.5%,居全國首位﹔PM2.5年均濃度下降至每立方米30微克,連續兩年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准﹔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為16.86平方米,森林覆蓋率達到44.8%。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