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歷史印記 重塑老城風貌 西城啟動靈境胡同-平安大街段環境整治提升項目

人民網北京8月30日電 (鮑聰穎 李碩)重拾悠悠歷史風韻、提升公共綠化空間、拓展健步悅騎空間……日前,北京市西城區正式啟動靈境胡同—平安大街段環境整治提升項目。
過去、現在、未來街景對比圖。人民網記者 鮑聰穎攝
西單-積水潭橋一線,是北京老城空間格局“四橫兩縱”中重要的縱線之一,是首都功能核心區空間結構的重要要素和內環路核心骨架。此次先期啟動整治提升項目的靈境胡同-平安大街段,由西四北大街、西四南大街、西單北大街三條街道組成,全長2公裡,主要開展建筑立面、第五立面整治提升、電箱“三化”、多杆合一、市政道路優化和消隱,提升居民生活環境和街區品質,延續了老城內相對穩定的街道骨架和城市肌理,串聯起西城重要的公共空間、重點節點和文化地標。2023年底前西四-靈境胡同段全要素精彩亮相。
過去、現在、未來街景對比圖。人民網記者 鮑聰穎攝
此次改造將通過建筑風貌整體提升、公共綠化空間提升、交通綜合治理等,實現歷史文化街區民生改善與活力復興,是西城區全面落實北京城市新總規和核心區控規要求、探索老城城市更新的又一重要舉措。
北京西單街區保護更新工作專班常務副總指揮部劉維岩介紹靈境胡同-平安大街段環境整治提升項目整體情況。人民網記者 鮑聰穎攝
“我們充分征求周邊居民商戶意見,堅持微整治、微修繕、微更新、做減法的理念,挖掘歷史印記,重塑老城風貌。”北京西單街區保護更新工作專班常務副總指揮部劉維岩介紹,西城區深入開展城市空間研究,依據 “一戶一策”制定具體方案,分級分類、統籌推進沿街風貌整治提升。提升街區商業業態,規范店面牌匾標識,結合文化探訪路,加強歷史文化建筑周邊環境整體提升,對西四、西安門大街老城空間結構中的重要節點進行重點景觀營造,讓歷史文化和現代生活融為一體,進一步增強核心區文化活力與魅力。
此外,全線計劃增加地被花卉綠化面積約5600平米,增加小微綠地4處,在“綠不斷線,花不斷帶”的設計原則下,以“多喬木、多層次、多色彩、多類型”為設計方法,增加樹池聯通、景觀小品,提高街道整體綠視率,實現有蔭可乘、有景可看、有座可憩的綠色城市公共空間。
在保護老城風貌、提升公共空間品質的同時,也要方便市民的現代生活。
據了解,該項目將根據精確化人車通行數據分析,優化道路橫斷面,拓展健步悅騎空間,通過設置島式公交站台、規范非機動車停放、提升人行道鋪裝品質、保障無障礙通行等措施,實現綠色交通骨干道路功能轉型,構建綠色、安全、高效的交通體系。推進地鐵四號線西四、靈境胡同站一體化設計,營造人車有序、步行舒適、景觀優美的地鐵門戶節點。通過排水設施改造、架空線入地等工作,逐步推進市政設施更新,提高城市基礎設施服務水平,完善街巷功能,淨化街道空間。
未來,一條有林蔭可納涼、有歷史可追尋、有故事可尋覓,滿眼綠色、騎行通暢、悠悠古韻與現代時尚融合的大街將展現在市民面前,讓老城慢下來、靜下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