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應對氣候變化韌性城市標杆典范
人民網北京8月13日電 (記者李博)“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引領下,我們突出源頭控制、系統控制,狠抓建筑、能源、交通等重點領域減污降碳工作,以較低能源消耗支撐了副中心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北京市通州區副區長吳孔安在日前舉行的中國氣候投融資聯盟成立儀式上介紹。
2021年8月,國務院印發《關於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國家綠色發展示范區的目標。副中心編制完成了《北京城市副中心綠色發展示范區實施方案》,明確了推進國家綠色發展示范區建設的“施工圖”和“任務表”。2022年8月,北京城市副中心入選第一批國家氣候投融資試點地區,著力打造高質量、高水平、高起點的綠色金融樣板。
在打造綠色“生態篇”方面,城市副中心深入開展“一微克”行動,空氣質量創歷史最好成績。河流國家考核斷面水質全部達標,北運河、運潮減河等上榜“北京市優美河湖”。森林覆蓋率接近35%,年吸收二氧化碳約40萬噸,生態系統碳匯增量持續提升。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91%,獲北京平原地區首個“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在培育綠色“金融圈”方面,城市副中心加強綠色金融市場引導,加快推進綠色金融和可持續金融中心建設,引進北京綠交所,並支持其打造面向全球的國家級綠色交易所。副中心把握氣候投融資試點機遇,加強頂層設計謀劃,制定《北京市通州區(城市副中心)氣候投融資試點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綠色金融支持綠色建筑指導意見》《“兩區”建設綠色金融改革開放發展行動方案》,並創新制定ESG行業標准,設立全國首個城市級ESG研、產、投一體化產業創新引擎——北京ESG研究院,全力助推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全市首支百億規模綠色基礎設施投資基金、首筆CCER(國家核証自願減排量)質押貸款落地。中美綠色基金、北創綠色低碳科技基金等一批以綠色、雙碳為特色的產業主體落戶發展,三峽新能源、中際聯合、華新綠源等綠色企業相繼上市。北京銀行、中國銀行、華夏銀行、北京農商銀行四家駐區銀行成立了綠色金融專營支行,上半年副中心發放綠色信貸146筆,累計發放金額約110億元,季末貸款余額約318億元。
在謀劃綠色“新生活”方面,副中心積極倡導“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在工程建設領域出台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工程綠色施工指導意見》,提出了貫穿於工程項目全過程的72項綠色施工措施。在節能減排工作中,大幅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在全市率先基本實現“無煤化”。積極推動世界先進節能環保技術、標准、材料、工藝在市政能源設施建設中應用,並在副中心開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轉變試點,實現對能耗和碳排放統一分解下達目標,統一核算,統一考核。在綠色建筑方面,明確提出新建民用建筑100%達到綠色建筑二星級標准和新建公共建筑100%執行三星級綠色建筑標准。行政辦公區內建筑全部達到綠色建筑二星級及以上水平。運河商務區等園區建筑全部達到綠色星級標准。吳孔安說:“結合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我們開展海綿城市建設投融資先行先試,探索經濟高效的海綿城市技術體系,形成副中心獨具特色的海綿城市建設模式,打造應對氣候變化韌性城市的標杆典范。”
吳孔安表示,接下來,副中心將繼續以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為引領,緊抓氣候投融資試點機遇,持續推動副中心綠色轉型。“近期我們將盡快梳理完善氣候投融資項目庫入庫標准、流程等配套材料,定期推送項目入庫清單。組織召開氣候投融資項目對接會,服務區內金融機構用好項目庫。支持副中心首個金融行業團體標准研制,並在年內發布副中心首個金融行業團體標准,推動標准在副中心實際應用落地。”
此外,城市副中心還將推動金融資源便利精准到達氣候投融資產業,鼓勵駐區金融機構創新豐富綠色金融產品,支持綠色建筑、綠色交通、海綿城市、氣候韌性城市等領域項目建設。支持北京綠交所構建政策、投資、金融、產業、能源和環境一體化的氣候投融資體系,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氣候投融資合作平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