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末北京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3.9% 創2022年以來新高

人民網北京7月25日電 (記者鮑聰穎)7月24日,人行營業管理部、外匯局北京外匯管理部舉行2023年第三季度新聞發布會,介紹2023年上半年北京市金融統計數據等情況。記者獲悉,6月末,北京全市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3.9%,創2022年以來新高。
“今年以來,人行營業管理部精准有力落實穩健的貨幣政策,引導轄內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為首都經濟持續恢復向好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持。”人行營業管理部貨幣信貸管理處處長余劍介紹,人行營業管理部持續發揮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引導撬動作用。上半年,北京地區累計發放央行政策性資金超800億元,惠及市場主體約2.2萬戶,其中85%以上為小微、民營企業﹔近五成資金投向了科創、綠色、制造業等重點領域。此外,運用碳減排支持工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科技創新、交通物流等專項再貸款,對相關領域近350億元銀行貸款提供低成本資金支持,持續引導轄內金融機構提升對首都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服務水平。
加大對科創、制造業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以推進中關村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為契機,強化信貸政策指導,交流推廣科創金融服務經驗做法,依托北京市銀企對接系統創新打造集“信貸產品信息披露”“貨幣政策工具支持”“銀企融資對接橋梁”功能於一體的科創金融產品超市,綜合施策持續推動提升科創金融服務能力和水平。6月末,北京全市高新技術產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0%,有貸戶數同比增長32%﹔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長54.4%,比去年同期高18.8個百分點,今年以來增速持續保持在50%以上。
持續優化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常態化組織線上、線下銀企對接活動,強化融資服務支持。做實做細創業擔保貸款工作,推動全市創業擔保貸款余額突破50.7億元,同比增長77.4%。6月末,北京全市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3.9%,創2022年以來新高,比同期各項貸款增速高12.8個百分點,有貸戶數同比增長40.7%﹔民營經濟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0.3%,增速比一季度末和去年同期分別高1.9個和5.6個百分點。
強化金融支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貨幣政策工具持續助推低碳環保產業發展,上半年,指導在京相關銀行通過碳減排支持工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支持155個碳減排項目和煤炭項目,金額超150億元,帶動年碳減排量520萬噸。綠色金融評價方法不斷升級,正向激勵和引導作用有效提升。持續推動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工作,指導轄內金融機構開展碳核算,夯實信息披露的數據基礎。深化落實與生態環境部門的全面合作,有效促進綠色企業(項目)認定與金融對接。6月末,北京市本外幣綠色貸款余額同比增長31.9%,增速較同期本外幣各項貸款高21.7個百分點﹔上半年,北京地區非金融企業綠色債券融資規模為516.8億元,居全國首位。
金融助力文化、旅游、體育等相關產業快速恢復。人行營業管理部加強部門溝通對接,聯合開展多場銀企對接和政策宣講會。余劍介紹,“為進一步助力相關產業快速恢復和高質量發展,我們正聯合其他金融管理部門、文化產業部門研究起草下一步的支持政策措施,擬於近期出台。”6月末,北京地區文化、旅游產業貸款余額分別同比增長4%、37.4%,有貸戶數分別同比增長21.6%、38.1%。
加快發展消費金融,支持消費穩步恢復。為切實支持擴大內需,轄內銀行從消費的供需兩端發力,促進釋放消費潛力。從消費端看,一是下調消費貸利率,部分銀行個人消費貸款利率已降至3.5%以下的歷史低位﹔二是持續深化與電商平台合作,增加個人消費信用貸款線上服務供給﹔三是圍繞餐飲、購物等消費場景,發放消費券和開展消費滿減活動﹔四是針對購車等大宗消費需求,提供多樣化金融產品和服務,優化申請流程和提升放款效率。余劍介紹,上半年,北京全市個人短期消費貸款新增580億元,同比多增65.7億元。從商戶端看,轄內銀行積極支持消費供給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持續通過降低信貸利率、增加信用貸款供給以及提供更加優惠的掃碼及銀行卡交易手續費率等方式,助力企業降本增效、提振信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