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北京大興加快打造世界級氫能應用“樣板間”

2023年07月07日09:11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字號

7月6日,北京十六區“一把手”談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大興區專場召開。 人民網記者 李博攝

人民網北京7月7日電 (記者李博)外觀更獨特、空間更集約、附加值更高的現代“摩天工廠”取代了傳統廠房﹔1.6萬平方米產業空間佔地1400平方米,僅比3個標准籃球場大一點﹔科研人員乘坐電梯隻需30秒就能從辦公區直達生產測試車間……這樣極具未來感的場景在北京大興國際氫能示范區成為現實。

7月6日,北京十六區“一把手”談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大興區專場召開,大興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劉洋介紹,隨著國家“雙碳”戰略實施,大興區加快新能源產業發展,率先布局氫能產業承接空間,並於2020年8月啟動建設大興國際氫能示范區。

氫能示范區規劃面積2平方公裡,北區於2021年11月建成投用,目前入駐49家企業、出租率100%。南區一期二期今年4月建成投用,簽約率超70%。南區三期規劃建設國家氫燃料電池汽車質量檢驗檢測中心,於今年6月底建設開工。在配套設施方面,園區建設高品質人才公寓,打造了餐飲街、便利店、健身房等商業業態。

爭取全國氫能交通領域首筆碳交易落地

大興區發布了氫十條2.0政策,對企業在技術攻關、生產制造、平台搭建、應用推廣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大興區通過招大引強延鏈、補鏈、強鏈,初步形成了以央企國電投、上市企業億華通、民企美錦能源等龍頭企業為代表的氫能產業集群,核心產品覆蓋氫能制儲運加、燃料電池生產等各個環節,多條氫能產線陸續建成投產,產業規模累計超過50億元。

“我們下大力氣推動技術產品迭代創新,大興區與北京工業大學共建氫能產教融合基地建設,持續加強氫能領域基礎研究、關鍵技術顛覆性創新。入區企業先后攻破燃料電池系統、膜電極等一系列關鍵技術,零部件國產化率達到100%。”劉洋說。

在氫生態打造上,大興區建成全球最大海珀爾加氫站,日加氫量可達4.8噸,為北京冬奧會提供氫源保障。重點在物流區周邊和城市主干線節點布局加氫站,新建成3座加氫站,已投運2座。

2021年,大興區聯合12個市(區)組建京津冀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劉洋介紹:“我們積極發揮核心技術攻堅主陣地作用,錨定空間、政策、生態持續發力,加快打造世界級氫能應用‘樣板間’。”大興區還協同天津、河北保定等城市共同建設京津冀燃料電池汽車運輸示范廊道,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604輛。今年5月,10輛氫燃料電池公交專線投運,大興成為北京市首批運行區屬氫能公交的區。

劉洋表示,后續大興將繼續探索更多場景應用示范,打造京津冀首個氫電耦合型零碳園區,在臨空經濟區、新城西片區等重點區域開發建設氫能社區、氫能產業谷等可視化示范應用模式。積極推進零碳建筑試點項目建設,依托京津冀氫能大數據平台開展氫能交通領域碳減排核算,爭取全國首筆碳交易落地北京。

生物醫藥產業產值對全市貢獻率超40%

自2002年起,大興將生物醫藥作為全區主導產業,打造22.5平方公裡、全國面積最大的生物醫藥專業園區。劉洋介紹,經過20多年深耕,目前園區形成了研發檢驗為主導板塊,生物制藥、現代中藥、創新化藥、醫療器械為主體板塊,大健康、動物藥為拓展板塊的“1+4+2”產業格局,聚集了費森尤思卡比、科興中維等一批龍頭企業,工業總產值突破千億,對全市生物醫藥產業產值貢獻率超過40%。

“我們把空間資源作為促進產業項目落地的基礎,目前可利用空間共計約120萬平方米,其中工業生產可利用空間約86萬平方米。隨著9.1平方公裡南擴區推進,園區承載能力持續提升,將為國內外高端生物醫藥產業研發、轉化、生產提供充足空間。”劉洋說。

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堅持集群化發展方向,打造細胞和基因治療、中醫藥成果轉化、天壇國家腦科學等6大特色產業園,以重磅產品帶動產業“鏈式”發展,涌現出人工香等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成果。園區引進12個國家級大院大所、布局120余家專業研究服務機構,形成國內領先的“新藥篩選-動物實驗-臨床研究-注冊上市”醫藥研發完整鏈條。建立“1+5”鏈長服務機制,落地北交所大興服務基地、達成與北京基金協會戰略合作,籌集250億元的醫藥產業發展基金,助力企業發展壯大。

劉洋表示,接下來將加快步伐拓展產業發展空間,協助配合首醫大校本部項目規劃建設手續辦理。加快推進生物醫藥基地南擴區進程,盡早實現南擴區起步區范圍內345畝工業用地率先達到供地條件。“我們還將策劃舉辦國際智算醫學大會等一系列具有國內外影響的行業大會,不斷提高中國藥谷品牌影響力。”劉洋說,大興區還制定完善《醫藥基地高質量發展規劃暨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構建“科技+醫藥+金融”創新生態,努力提供世界一流專業園區運營服務。

營商環境連續三年位列平原新城第一

產業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良好的營商環境。北京市大興區區長劉學亮介紹,大興區高度重視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打出了服務企業和落實政策組合拳,營商環境連續三年位列平原新城第一。

大興區發布了最新“1+N”產業政策體系2.0版本,“1”是指《大興區促進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N”包括醫藥健康、氫能、商業航天等產業領域13個專項支持政策,獎勵金額最高可達2000萬元,資金支持最高可達3億元。

“我們推動空間資源向優質項目和企業傾斜,重大項目從入駐決策、協商落地到開發建設,服務團隊全流程跟進政策落實,‘爭分奪秒’推動項目落地投產。”劉學亮說,比如,大興區為517家“服務包”企業配備一對一服務管家,每月集中開展“企業服務日”,解決企業訴求3200余件。大興區優化營商環境6.0版改革,推動多個高頻事項辦理場景“証照聯辦”,成立全市首個“多規合一”專班,項目落地時間壓減1/3以上。

在金融支撐方面,設立產業引導基金,採用股權投資等方式解決企業融資難題,目前已決策參與子基金24支,撬動8倍以上社會資本,實現基金總規模超過380億元。

大興區悉心關注企業背后的人才個體需求,於今年印發了《大興區“新國門”人才支持和服務辦法》,劉學亮說:“我們創新實施了‘歸興’‘繁興’‘援興’系列人才引進計劃,近年來大興區人才落戶數量始終保持全市領先水平,區內已聚集國家級專家人才60人、省部級以上科技獎項獲得者30人,‘博士后工作站’總數達40家。”

“大興區扎實打造金牌招商隊伍,我們的干部現在幾乎人手一本產業政策口袋書。”劉學亮表示,大興區還創新駐點招商模式,選派骨干力量到上海、深圳等城市開展招商工作,2022年大興引入京外企業126戶,排名全市前列,落地當年形成地方級收入3866萬元,收入規模位列全市第一。

(責編:李博、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