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法信青年干部任職“第一書記” 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順義區南法信鎮始終堅持把基層一線作為干部培養選拔的主陣地、主戰場、主渠道,堅持選派機關青年干部到本鎮村(社區)挂職任“第一書記”,推動廣大青年干部在“第一書記”崗位上增長閱歷、提高能力,干部人才隊伍建設結出累累碩果。
“好制度發揮好作用,關鍵在於常抓不懈。”南法信地區黨委委員劉京琪表示,2014年4月,地區黨委制定出台《南法信鎮關於選派青年機關干部到村挂職的實施意見》,8年以來,南法信鎮著眼讓青年干部在村(社區)一線加強歷練、快速成長,持續選派51名機關青年干部,到本鎮17個村(社區)挂職任“第一書記”,全過程、全方位參與村級議事決策過程,及時發現解決群眾訴求,協助村(社區)黨支部書記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新冠疫情防控過程中,全鎮17個村(社區)“第一書記”全程參與“包干”村(社區)防控,為群眾樹立身邊的“主心骨”。
人在事上練,刀在石上磨。南法信鎮著眼讓青年干部在知責、明責、履責中練好內功,要求“第一書記”在推進重點工作、群眾訴求辦理中發揮作用、錘煉本領。據劉京琪介紹,2022年南法信鎮成功處置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0例,高峰期需要做好服務保障的居家觀察人群達到2.6萬人,廣大包村干部深入村庄封控一線開展服務保障,充分展現了青年干部的擔當和攻堅克難的能力。據了解,村庄封控期間,焦各庄村“第一書記”謝雪飛、東杜蘭村“第一書記”劉洋,自村庄實施封控至解封始終駐村組織群眾做好核酸檢測、環境消殺、居家觀察等,身著防護服為群眾運送生活物資,帶領群眾筑牢防線、戰勝疫情,得到了群眾的廣泛認可。提起包村干部劉洋,一名東杜蘭村民豎起大拇指說:“姑娘真不錯,是個‘好閨女’”。
“在村居一線顯擔當、長才干、強能力是培養青年干部的重要路徑。”南法信鎮堅持把駐村工作成效作為檢驗和識別青年干部的重要標准,通過定期開展匯報和考評、組織挂職干部交流探討、實地踏勘、黨員群眾評議等多種方式全方位了解青年干部駐村工作情況。健全激勵機制,把青年干部挂職經歷記入個人檔案,在干部任用、年度考核、實施獎懲等方面大力推薦使用、強化表彰獎勵,營造建功村(社區)一線的濃厚氛圍。
2014年以來,南法信鎮“第一書記”隊伍直接解決群眾實際問題近500余件﹔向各部門、科室、黨委反映問題並協同解決2000余件。廣大“第一書記”將增進民生福祉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的重要內容,推動規劃建設便民商業網點2家,服務周邊居民4000余人,先后建成4.3萬平方米便民綠地,增設停車位400個,切實解決了一批群眾的揪心事、煩心事。在任職“第一書記”的青年干部中培養選拔處級干部2名,科級干部21名,調入區直機關5人。
劉京琪表示,南法信鎮通過選派“第一書記”到村(社區)一線歷練,有效達到培養鍛煉干部的目的。下一步,南法信鎮將不斷健全培養機制,在發揮包村書記作用、增進民生福祉上下功夫,將 “第一書記”打造成黨員干部服務群眾的品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