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锅炉房陆续点火试供暖
将根据气象会商结果确定正式达标供热时间
记者昨天从市城市管理委了解到,本市已开始供热系统试运行,各锅炉房陆续点火,热电联产热网、供热机房陆续投运。试运行期间,本市还将持续开展气象会商,根据气象会商结果,及时确定正式达标供热时间。
试供暖对居民室温暂无要求
所谓“供热系统试运行”,其实是供暖准备工作的一项重要环节。在正式达标供热之前,让供热系统进行试运行,可以检验“冬病夏治”成果,同时排查供热系统中可能存在的渗漏、堵塞、水力失衡等隐蔽问题,以确保整个供热季期间,系统正常稳定供热。不过,供热系统试运行期间,对居民室内温度暂无明确要求。
市城市管理委要求,在试运行期间,各供热单位要加强对供热设施的巡查巡检和运行调试,及时解决系统跑冒滴漏和平衡问题,为正式达标供热做好准备。同时建立供热报修服务渠道,安排好值班、维修和应急抢修人员,确保及时解决市民反映的问题。
试运行期间,市城市管理委将会同相关部门持续开展气象会商,根据气象会商结果,及时确定正式达标供热时间。
589座热力站智能化升级
昨天上午10点,海淀区上河村C区锅炉房内,2台燃气冷凝热水锅炉已经启动,发出低沉而持续的运行声,热水正源源不断送往各家各户。
上河村小区共有4座锅炉房,总供热面积约19万平方米,服务小区居民用户800余户。“小区此前的锅炉房运行了将近20年,存在设备设施老旧,安全隐患较多等问题。”北京热力集团海淀分公司总经理王晓雨表示,今年,北京热力海淀分公司对上河村小区锅炉房进行“智慧供热”改造,采用平滑过渡的大半径弯头,有效减少管路阻力;创新采用“单板单泵”设计,依据实际需求对各供热板块单独调节。
记者了解到,本供热季,北京热力集团新成立51个监控分中心,实现24小时全天候值守,提升调度指令响应速度与执行效率。同时,本年度完成589座热力站、448座锅炉房智能化升级改造,补全温度、压力、流量、阀门开度、烟感、水浸等测点。改造后,显著提升供热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与安全保障能力。
新投运21台尖峰锅炉
北京热力集团生产技术部经理吴洪文表示,为满足用户采暖需求,本供热季,北京热力将新投运21台尖峰锅炉,可新增696兆瓦供热能力,进一步提升热源供给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优化11座尖峰热源厂运行方式,减少设备频繁启停对热网的冲击,让热源运行更平稳可靠。
为强化供热系统态势感知能力、实现故障更早预警与更快定位,北京热力进一步打通“源网协同”的数据感知链路。“地下供热管网泄漏精准监测技术研究应用项目”也将在今冬明春供热季投入使用,可实时捕捉管网异常工况,直接实现泄漏的提前预警与精准定位。
在客户服务方面,北京热力96069供热服务平台通过改造语音系统实现工单自动生成与派发,实现对用户意向的精准识别,推动客服模式从“应答式”向“预判式”“交互式”转变,进一步提升服务监管能力、诉求处理效率与信息化水平。(记者 张楠 实习生 曾沁沂)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