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区结对”促产业协同 专精特新、国家高技术企业向副中心集聚

人民网北京10月15日电 (记者李博)10月14日,由北京市通州区发展改革委和通州区工商联主办的“四区企联动 齐聚副中心”2025年“四区结对”主题活动举行,来自通州、西城、朝阳、海淀四区重点企业代表齐聚城市副中心,共谋产业发展。今年以来,从西城、朝阳、海淀三区迁入副中心的企业达3000余家,“中心城区培育孵化、副中心承接发展”的产业协同发展格局正加快形成。
通州区发改委区域协同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9年“四区结对”机制建立以来,一批专精特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通州区落地生根,产业功能互促效果明显。
城市副中心运河商务区。人民网记者 李博摄
会上,通州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基本情况、产业政策与发展机遇。中关村科技园区通州园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园区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精准规划与优质产业空间。运河商务区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就通州区在现代金融、商务服务等领域的产业规划与发展空间作详细解读。
据介绍,通州区已连续五年保持千亿级投资强度,建安投资总量连续六年位居全市榜首。今年依然保持千亿级投资规模,推进456个重大项目建设的同时,不断创新投融资机制,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当前,城市副中心正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通过承接308项市级赋权,实现了“副中心的事,副中心办”,政务服务更加高效便捷。此外,还迭代升级了“运河英才”计划,构建起覆盖人才“安居+乐业+成长”的全方位、多层次支撑体系,为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坚实保障。
落地通州的企业代表分享了在城市副中心展业的真切体验以及企业发展故事。来自前沿科技的企业代表展示了创新项目与合作机遇。当天,企业家们参观了北京“两区”展示会客厅、中关村(通州)未来设计产业园和湾里项目,还乘船考察了运河商务区两岸。
“副中心有非常优质的营商环境与自然资源禀赋,产业蓬勃发展,这些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会考虑把部分业务甚至公司总部都迁往副中心,在副中心投资兴业。”一位与会企业家表示。
通州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四区企联动 齐聚副中心”主题活动的举办,为“四区”企业家搭建了交流合作、共谋发展的优质平台。接下来,通州区将深化结对交流活动,开展联合招商、互访互促等多种形式的结对活动,推介展示副中心优质发展环境、良好产业政策及丰富的承载空间,吸引更多优质资源汇聚副中心。还将通过扩大公共服务对接、拓宽产业协作路径、促进人才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产业协同发展,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