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频道

“强党建,促发展”

北京大兴构建新就业群体服务凝聚体系 激发超大城市治理新动能

2025年10月12日11:48 |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小字号

在新业态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大兴区积极探索新就业群体服务凝聚工作新路径,通过构建“党建引领、服务赋能、治理融合”的工作体系,让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真正融入城市发展,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

精准画像:把握群体特征与核心诉求

调研显示,大兴区新就业群体呈现主要特征:男性占比高(86%)、非京籍占比高(83%)、流动性高,年龄主要集中在21-38岁(71%)。他们长期奔波在“云”上,工作在“路”上,普遍面临组织归属感弱、社会认同感不强的困境。

群体的核心诉求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基础工作需求,迫切希望解决“休息难、吃饭难、充电难、如厕难”等痛点;二是权益保障需求,期待更稳定的劳动关系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三是城市融入需求,渴望从“外地人”转变为“新市民”。

创新实践:构建“四位一体”工作体系

高位统筹,凝聚工作合力

大兴区建立健全组织部门统筹协调、行业部门各负其责、群团组织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实施新就业群体多元友好、全面提升、深度融入“三项行动计划”,打造商圈、园区、社区等友好场景100余个,推动服务由阵地式向场景式转变。

政治引领,织密组织网络

通过定期摸排,动态掌握新就业群体底数,灵活组建流动党员党支部,用“铁打的组织”兜住“流动的党员”。线上打造“指尖上的课堂”,线下建设“流动中的阵地”,确保党员“流动不流学”。

暖心服务,打造友好生态

全区新建或挂牌840余个暖心服务驿站,有效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黄村镇打造“小哥之家”,实现月租800元起享受酒店式管理服务;天宫院街道建设“卡车司机暖心驿站”;礼贤镇打造“主播之家”,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

赋权赋能,推动双向奔赴

创新实施新身份聘任制,聘请500余名小哥担任社区副楼门长、园区网格员等职务。建立志愿服务积分管理制度,旧宫镇推出现金兑换奖励,最高发放2000元。目前已有6名优秀从业人员入党,1人获评全国最美货车司机,2人获评北京市最美快递员。

破解难题:探索长效发展新路径

针对平台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问题,大兴区通过发挥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推动平台企业完善权益保障机制,优化算法规则,打通职业发展通道。

针对多方参与机制不顺畅问题,建立健全集中统一的领导体制,整合分散资源,形成齐抓共管合力。做实圆桌会、定期恳谈会等问需机制,靶向施策解决诉求。

针对服务保障系统性不足问题,从工作环境、职业发展、城市融入、权益保障四个维度构建全方位保障体系。推动平台企业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放开参保户籍限制,探索保障性租赁住房等举措。

大兴区的实践表明,做好新就业群体服务凝聚工作,必须坚持党建引领这个根本,把党组织建设成为团结凝聚新就业群体的坚强堡垒;必须抓住精准服务这个关键,从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入手,增强群体的获得感和归属感;必须用好赋权赋能这个抓手,激发群体参与治理的内生动力。

未来,大兴区将继续深化“三项行动计划”,推动新就业群体从“城市过客”向“新市民”转变,为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通过持续创新服务凝聚机制,让新就业群体真正成为城市发展的建设者、共享者、守护者。

(责编:池梦蕊、高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