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频道

“强党建,促发展”

北京昌平:创新党建引领 助力重点园区高质量发展

2025年10月11日08:55 |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小字号

近年来,昌平区重点园区凭借产业集聚效应,吸引了大量非公企业入驻,其中医疗器械、合成生物制造、脑机接口等产业已形成全国领先的产业集群。

在拉动区域经济增长、助力产业升级的同时,园区党建工作也面临新挑战:党组织覆盖存在空白点、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党员教育管理针对性不够强等问题,制约了园区治理效能和企业创新活力的释放。

聚焦“隐形党员”“覆盖空白”等党建难题,昌平区通过一系列举措,让党组织在非公企业扎根生长。

在筑牢思想根基方面,针对企业产学矛盾突出的实际,鼓励企业利用厂房空闲区域,打造各类学习“微阵地”,将学习延伸至车间、班组;线上创新“微党课”等学习方式,实现“送学到指尖”;线下充分利用昌平革命纪念馆、南口特支纪念馆等区内红色资源,组织非公企业党员重温入党誓词、讲述红色经典故事,让学习教育“润物无声”。

同时,抓住“关键少数”,依托专题培训、政策宣讲、座谈交流等方式,定期与企业负责人、高管面对面开展工作,切实从思想认识上和具体行动上重视支持企业党建工作,将之前的“要我建”转变为“我要建”。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大力开展“一名党员一面旗,我是党员我光荣”“双争双亮”“党员先锋工程”等活动。

昌平区还统筹施策,夯实非公企业制度建设之基。进一步健全“园区党(工)委—非公企业党委—非公企业党组织”三级党建管理格局,把党建工作与园区发展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建立完善园区党建联建共建机制,构建园区非公企业与组织部门、园区工委协同联动工作体系,围绕企业重点项目推进、经营发展等重难点问题定期召开联席会,促进园区产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昌平区还在园区内常态化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企业入驻与党员摸底同步的“双找一同步”活动,做到企业清、党员清、工作清、问题清,为建立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发挥联合党组织“孵化器”作用,定期联合开展党建活动,协调解决非公企业的发展难题,努力做到组织上、工作上真覆盖、全覆盖。聚焦园区内主板上市企业、独角兽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重点企业,园中园、重点商务楼宇等重点区域,扎实推进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持续消除覆盖空白点。

此外,通过深度融合,激活非公企业创新发展之源。昌平区以“党建+助企服务”为载体,推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创新建立服务企业专属体系,组织开展“送政策解难题、送服务促发展、送温暖强信心”三送活动,以党组织为主渠道建立自上而下的政策传导、资源下沉机制,集中攻坚一批非公企业面临的共性难题、高频问题;进一步健全党组织联系专家制度,把解决专家需求和促进产业发展相结合,推动党组织联系专家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为企业在昌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以“党建+协作平台”为媒介,推动企业发展不断深入。依照合成生物、医药健康、数字经济等主导产业分类组建企业联盟,推动关联度较高的企业组织抱团、资源抱团、发展抱团。聚焦资源共享、协同创新,举办企业家圆桌会议、企业大咖宣讲、高管沙龙等活动,为非公企业家、科学家和创业者提供深度交流平台。加强非公企业与周边高校、医院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科技转化、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搭建“产学研”人才培育平台,举办“智库高端对话”“政产学研座谈交流”等活动,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积极打造一批双强园区、红色楼宇。

以“党建+社会责任”为补充,推动时代价值不断彰显。非公企业党组织指导企业将社会责任嵌入到经营之中,利用自身资源及技术优势,组织企业党组织与属地或周边范围内社区(村)开展联建共建,通过组建党员先锋队、志愿者服务队等形式,组织企业员工参与周边社区服务、环保活动、关爱弱势群体等志愿服务,激发企业员工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在提升“暖民心”的服务温度和“精管理”的企业发展上协同发力。

(责编:鲍聪颖、高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