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阳推出“火星计划”训练营 探索年轻干部培育新方式

本月,北京朝阳首期“火星计划”训练营即将结营。招引落地企业24家,预计引入注册资本2.4亿元,推荐114个创新项目登陆ITEC全球创业赛,走访百家企业,产出了77份堵点调研报告、25份产业献策报告。训练营首次采取全覆盖通识教育、全学段渐进培养、自愿报名竞争过关的培训方式,吸引千余人报名,158人入营学习,75人进入实践闯关。
招引24家企业 推荐114个项目登陆ITEC全球创业赛
“火星计划”与传统培训不同,报名无须所在单位推荐,只要是有专业兴趣的“90后”即可自主报名,旨在培养一批讲政治、懂专业、善学习、肯开拓的年轻干部。作为专门针对年轻干部、以专业能力提升为目的的战略性人才培养项目,“火星计划”训练营首次采取全覆盖通识教育、全学段渐进培养、自愿报名竞争过关的方式,探索年轻干部培育新方式。
据“火星计划”训练营负责人介绍,首期训练营聚焦产业经济专题,100个学时的通识课系统梳理了朝阳区经济结构与政策导向,搭建区域发展综合分析框架;深度挖掘“2+4+N”等核心产业内涵,帮助学员掌握精准的赛道分析方法;解析产城融合的全流程构建逻辑,培育系统的规划运营思维,并借鉴长三角、大湾区等地的先进经验,探索适用于朝阳的创新模式。
从课程内容设置看,训练营紧贴区域高质量发展、服务产业和市场的用意。“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提升经济思维能力是锻造干部队伍的必修课。朝阳是首都经济大区,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时代,我们的年轻干部更要懂经济、善学习、肯开拓。”朝阳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火星计划”训练营不仅仅是思维的锻造,还有实践的挑战,是一次实训。在实践攻坚阶段,学员们围绕产业升级、业态创新与应用场景、“两区”建设与“两业”融合、数据要素与数字化转型等专题,形成堵点调研报告77份、产业献策报告25份,以”解剖麻雀”的钻劲破解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难题;以专业视野推荐114个创新项目登陆ITEC全球创业赛,招引落地企业24家,预计引入注册资本2.4亿元,将经济课堂开进企业,延伸到市场。
招商工作经常会面临企业信任不足、区域政策竞争、协议约束等难题。来自市场监管局的任娇与同单位的姜立阳、区科协的孙婉童组成的“宇宙无敌”调研组走心服务,用“一张名片+一本政策”进行政策宣贯、现场答疑,搭建“监管与服务并行”的沟通桥梁,增强企业信心;为企业精准测算迁址成本与收益,不强制、不施压,让选择更理性,赢得长期信任。最终推动三家企业落户朝阳,涵盖金融、医疗、商务服务等领域,引入注册资本近6000万元。
训练营还充分挖掘“青年智库”作用,组织了5场“十五五”规划编制建言献策活动,学员分别就“外交+”经济生态、“物理+仿真”数据训练场、AIGC视听产业创新中心等诸多主题提出建议。此前,在领题调研阶段,学员走访企业86家,访谈产业部门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131人,收集企业政策需求300余条,为献策报告提供了底层依据和数据支撑。
朝阳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将根据训练营跟班考察情况,综合考虑干部学习经历背景、专业素养、发展潜力,推进“四个一批”,即:向产业部门补充一批,在经济岗位重用一批,产业部门间交流一批,到市场一线锻炼一批。
将推“菁英朝阳”计划 打通年轻干部培养链条
基于“火星计划”训练营与市场接轨、与发展接轨的实践探索,朝阳区将推出《“菁英朝阳”优秀年轻干部成长成才计划》,突出培养理念革新,探索建立更适应高质量发展用人需要、更能体现专业前沿和市场需求的年轻干部、专业干部培养选拔机制。
《计划》聚焦年轻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设计,结合干部成长规律,分阶段推进培养,将入职最初5至6年作为年轻干部培养关键期,及时跟进培养措施,每个阶段将设有培养任务、具体措施和评估指标。同时坚持分类培养理念,对干部设定专业型、综合型两种成长赛道分别培养。
对于入职第一年、处于适应期的干部采取 “双导师” 传帮带。对进入筑基期的,则突出基层实践锻炼和工作作风养成。到提质期阶段,坚持分类培养理念,对干部设定专业型、综合型两种成长赛道分别培养;将针对专业型成长赛道,建立 “基础强化+前沿拓展+实战应用”的专业培训课程体系,实现从基础知识更新到知识广度拓展,再到专业领域深耕的全学段渐进培养。到跟踪期,将通过综合评估,建立“优轻库”动态管理,实施分级分类长期培养。
《计划》还提出,将深化“火星计划”训练营等培养项目,推动培养理念、课程设计、培训师资与专业前沿、发展需求接轨,通过领题调研、案例分析、实战演练等培训方式,促进干部认知拓展和专业能力跃升。
“我们希望通过建立一套年轻干部源头培养、跟踪培养的体系,更好地推动选育管用结合,促进干部全周期渐进培养,提升干部综合能力,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朝阳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