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频道

副中心站打造全国首个绿色三星站城一体化枢纽

2025年09月16日17:17 |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9月16日电 (记者李博)9月16日,2025北京绿色发展论坛新闻发布会举行。通州区常务副区长李先侠介绍,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将打造成为全国首个绿色三星标准站城一体化枢纽。

绿色是城市副中心最鲜明的底色。去年2月,国务院批复赋予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的使命。李先侠说:“我们对标国家战略和北京市要求,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在全国率先构建覆盖七个维度、三个层级的绿色发展标准体系,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和各领域,收获了一系列标志性、引领性成果。”

绿色建筑发展全国领先。城市副中心坚持绿色建筑“两个百分百”要求,即新建建筑100%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100%使用绿色建材。全市首个智能建造虚拟仿真服务平台已投入使用,累计实施超低能耗建筑面积达54万平方米,规模位居全市前列。三大文化设施统一采用区域能源站供能,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万吨,成为低成本、可复制的绿色建筑典范。行政办公区在全国率先实现绿色三星建材100%应用,运河商务区获得北京市绿色生态示范区称号。

绿色交通体系加速成型。轨道交通101线一期、地铁平谷线等重大项目稳步推进,东六环入地改造工程已通车。智慧交通(一期)项目加速实施,累计建成绿道近600公里,步行和自行车系统示范段工程建成投用,公共交通绿色化水平显著提升。

绿色产业根基不断夯实。城市副中心出台全市首个促进绿色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成立了百亿元规模的北京市绿色发展和低碳产业投资基金,绿色信贷余额近550亿元。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市场、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绿色价格认证中心等国家级平台落地,CCER累计成交量超270万吨,成交额突破2亿元,为绿色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绿色能源结构持续优化。城市副中心在全市率先开展用能和碳排放综合评价试点,建设了全市规模最大的碧水再生水源热泵项目和首个中深层地热井下换热供暖示范项目。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成为全市首个通过国际国内“双认证”的“全域零碳公园”。北京建院、中国人民大学近零碳校区等项目入选国家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黑鲸能源、京清数电等48家重点未来能源企业加速集聚,绿色能源布局持续完善。

绿色生态空间显著扩容。城市副中心启动0.1微克行动示范区建设,印发了全市首个区级层面的韧性城市提升规划。“十四五”以来,PM2.5年均浓度历史性达到国家二级标准,8个国、市控出境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到Ⅲ类以上,空气和水环境质量创历史同期最优。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5.33%,创建全市首个平原地区国家森林城市。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成为北京中轴线以东首个国家5A级文化旅游景区,并入选全国首批林业碳汇试点城市,生态优势持续凸显。

此外,自2019年起,城市副中心已连续举办五届绿色发展论坛,搭建了政、产、学、研、用多方参与的高端交流平台。今年,论坛正式升级为“北京绿色发展论坛”,将于9月22日-24日在城市副中心举办。

论坛上,城市副中心将聚焦绿色发展的核心成果与未来方向,重点发布和推介四大板块内容。

在成果与展望板块,城市副中心将系统发布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十四五”期间标志性成果,对“十五五”时期绿色发展目标、路径与重点任务进行全面展望,为后续发展锚定方向。

在政策与机遇板块,将开设城市副中心专场推介环节,深度解读绿色产业培育、科技创新扶持、高层次人才引进等领域的专项支持政策,清晰传递副中心的政策红利与发展机遇。

在场景与路线板块,将全新推出副中心绿色旅游精品路线,同步发布“两区”建设五年成效,以及北光厂绿色产业空间的规划与落地进展,展现绿色场景的多元价值。

在技术与产品板块,将特设绿色产业博览会展区,集中展示绿色发展领域的前沿技术、创新产品与实践案例,为供需对接与技术交流搭建高效平台。

“上周国务院已正式批复同意开展北京城市副中心等10个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并明确要求构建绿色要素交易机制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这为副中心绿色发展赋予了新的战略机遇。”李先侠表示,城市副中心将以本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汇聚全球绿色优质资源,释放多元化绿色应用场景,加快推进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持续巩固副中心在绿色发展领域的引领地位。

(责编:尹星云、高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