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小哥:城市“响应人” 齐心谱写共治共享协奏曲

人民网北京7月1日电(鲍聪颖 王宁远)在北京市西城区,一场新就业群体与地区的双向奔赴正在上演着。6月30日下午,“西城小哥治理献力、书香筑梦传爱暖‘新’”——为2025年“最美城市响应人”代表家乡图书角捐赠仪式举行。
活动由北京市西城区委社会工作部发起,通过区委统战部携手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各街道链接小哥家乡,通过深化“党建引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生动勾勒出一幅“党委政府引领发动、爱心人士暖心接力、平台企业专业保障、小哥家乡与第二故乡双向奔赴”的温暖画卷。
被捐赠的16位西城小哥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西城区首批“最美城市响应人”。他们是快递、外卖、网约车司机、家政、保安、物业、中介、环卫、餐饮、美发十类“西城小哥”。他们长期扎根基层、无私奉献、主动担当,是敏锐的“流动探头”和“移动哨兵”,以职业触角贡献治理新力量。
近年来,在党组织引导下,“西城小哥”发挥扎根基层、流动性强、覆盖面广、反应迅速优势,围绕平安守护、环境维护、文明倡导、品质推荐、民情速递、助老服务“六大场景”深度参与志愿服务,为基层治理注入源头活水,共同塑造着“友好之城”、共治共享的新气象。
据悉,今年西城区致力于在小哥专业度上下功夫。西城区“三新学院”为新就业群体搭建起思想凝聚、终身学习、职业发展平台,下设1个主校、3个分校、20个实训基地,区委社会工作部统筹各部门、单位开设6类66项课程,这些培训涵盖了急救知识、沟通技巧、3D打印等多个方面,全面提升西城小哥服务能力和社区参与度,进一步激发小哥参与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据了解,在深入推进新就业群体“友好之城”建设过程中,西城区委社会工作部、区委“两新”工委统筹全区23个成员单位及街道合力,推出暖“新”十条,聚焦新就业群体奔跑在路上、工作在“云”上的特点,西城区深入开展“强党建、促发展”大调研近百场,切实推动各方资源与新就业群体实际需求紧密衔接。
比如,聚焦破解“进门难”,西城区物业行业党委因地制宜推出“到访码”“小哥送单专车”,配送时间得到大幅缩减;聚焦“用餐难”,西城区携手中国职工之家为小哥提供10元午餐,区国资委党委组织动员区属国企推出“友好套餐”;聚焦“维权难”,西城区律师行业党委推进“红律助”法律援助,西城区人力社保局打造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中心和15个多元解纷站,让新就业群体维权有门,并建立15条心理援助热线,帮助新就业群体纾解压力。
通过“暖新十条”“城市响应人”等品牌,西城区成功探索出了一条新就业群体与城市治理深度融合的新路径,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实践证明,当城市治理的温度与精度同频共振,每个人都能成为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共享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