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建外街道创新建设“建外数字智脑” 打造党建引领“楼域共平台”治理模式

近年来,朝阳区建外街道以数字技术为用,创新建设“建外数字智脑”,打造符合数字时代发展趋势的“党建引领、数字赋能、全域协同、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范式,以高效能治理促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建立楼域党委、推出“双楼长”机制
建外街道地处北京CBD核心区,下辖147栋商务楼宇、12个社区,就业人口是居住人口的6倍,是商务楼宇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街道聚焦商务楼宇聚集区的治理问题,创新性提出党建引领“楼域共平台”治理模式,以“数智”建设优化服务质量,趟出了一条解决超大城市商住不平衡地区社会治理问题的新路径。
建外街道将辖区楼宇按照所在区域划分为9个楼域,辖区建筑、事件、组织、人口各类目数据关联至数字底座,147座楼宇在“共平台”上实现共享。设立楼域党委,整合调动楼宇企业的物理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信息资源、认知资源5个领域,打造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从“支部建在楼宇”到“组织建强楼域”,有效破解了碎片化问题。
以“双楼长”机制为骨干,覆盖“9大楼域-147栋商务楼宇-1.6万家企业-30万从业人员”。通过手机端小程序,街道、社区地毯式扫楼走访1.6万家企业,梳理各方人才、资金、信息、发展、阵地等各类要素,形成资源、需求、服务三项清单,构建了楼域企业数据库,推动各类主体彼此间的相互服务、共赢发展。
建立“街道党工委一楼域党委一楼宇党组织一企业党组织”四级组织体系,将各类主体聚合在一起,形成紧密的治理共同体关系。
同时,建立楼域党委,由街道选派骨干力量任党委书记,物业方负责人任副书记,楼域专职党务任委员,组织倾听、汇集、反馈意见建议,让各个层级、不同群体都可以“楼域事务大家议、楼域治理大家谈、楼域决策大家定”。
建外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从“楼宇”到“楼域”,“楼域共平台”模式破解了过去单一楼宇党建的局限性,探索了党建引领在商务楼宇落实落地的具体路径,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超大城市基层治理优势。
破解物流外卖、停车管理、环境整治等治理难题
面对企业需求多样,街道以“数智”建设优化服务质量,服务好广大企业、职工、劳动者,夯实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基础。
建外街道探索“楼域一楼宇一网格”联动式治理新路径,将“吹哨报到”机制与楼域共平台建设结合起来,企业“吹哨”“街道”报到,楼宇、楼域全部响应。建立楼域党建大会、楼域议事协商会、楼域党委会例会等制度,开通楼域12345热线和现场前台,接待企业、员工和群众来访,就物流外卖、停车管理、环境整治等楼域重大问题、重大事项等,开展研讨协商,决策解决。化解了一批物流外卖、停车管理、环境整治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做到了“小事不出楼、难事楼域办、愁事合力办”。
为有效解决楼宇快递存放问题,建外街道工委组织召开专题座谈会,金桐楼域党委、建外街道骑士联盟党支部、环境和交通部门、顺丰快递党组织联盟等共同参与,商量解决思路。以中海广场为试点,共同对空间布局进行精心设计规划,最终选定地下1层约60平方米的空间作为快递统一收发、派送中心,打造远端集结、统一配送、智能领取的“一站式快递驿站”模式,覆盖中海广场区域120余家企业4000余客户,让物流配送快起来、取件效率高起来、周边秩序好起来。
针对辖区楼宇企业和新就业群体众多、流量高、订单量大等特点,建外街道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联动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及新就业群体,设立“1平米关爱一沁心益角”,让外卖小哥“渴了有水喝、热了能乘凉、累了能歇脚、困难能协调”。创新“工会驿站+”服务模式,形成AI 智能法律空间站、智慧钢琴屋主题驿站等品牌化服务项目20余项,实现“场地智慧化管理、电力智慧化管控、设备智慧化运行、活动智慧化组织”四化管理,百度、高德地图线上查询、标牌全覆盖。建立24小时智慧骑士驿站,快递“小哥”“扫码即入”,真正让友好服务“时时、处处、事事”可感可知、可达可得。
聚焦企业需求搭平台 累计引入873家企业
把经济发展信息进行可视化展示,依托“楼域共平台”机制,以“企业家会客厅”为核心载体,运用镜像数字孪生图谱等,实现经济赋能百分百。
街道以贸易产业关系为纽带,依托“灵犀超链”系统,将地区1.6万余家企业深度串联、绑定,梳理贸易产业链200多条,6000多个贸易产业链细分节点,推进中小企业卡位入链,共享发展红利。
招商和企业引进双向对接的需求,建外街道搭建产业空间线上推介平台,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动态监测楼宇出租率、空置率,实时生成三维可视化招商地图,精准解决企业“找空间”痛点。截至目前平台累计匹配企业选址需求300余次,楼宇出租率上升12%。经过街道联系,为正大项目招商北京仲裁委入驻产业空间1万多平方米。2024年街道累计引入873家企业入驻,填补空置产业空间超12.2万平方米。
建外街道还通过数字技术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打造安全保障、民生服务应用场景,实现快速化响应、闭环化管理,以基层数治新生态引领地区发展。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