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爱必须“镀金”吗?
2025年05月07日16:39 |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金价飙升,一套传统婚嫁的50克“三金”,三年前总价2万多,现在买下来,预算要超过5万。在高位出手购买黄金,实在让人“肉疼”。但婚期就在眼前,面对“三金”的传统,“该不该忍痛付款”这个难题,可难不倒现在的年轻人。
爱情诚可贵,但黄金价太高,当金价不断走高,传统婚俗与现代消费观念产生了交锋。不少新人早就从实际出发,将购买“三金”的预算转投了理财,让“三金”变成“备婚基金”。95后的小张算了一笔账,他认为把买“三金”的5万转投理财更有增值保障,毕竟现在金价已经在高位,不见得还有增长空间。
除了“投资派”,还有“享受派”。有新人将购买“三金”的钱,转换成了其他消费。北京的小刘计划跟女朋友在五一节后领证,他们不准备买“三金”,而是将这笔预算变成了“旅行基金”。小刘表示,五万块预算,两个人去海岛度假绰绰有余。既然高位买金不值,那不如“把钱花到刀刃”上。
当然,购买“三金”的传统也并非一定要放弃。在网上,一部分年轻人选择了“三金”平替。比如,将祖传旧金以旧换新,或者购买金条找师傅打金的“攻略”热度颇高。网友们普遍反映,这两种方式都比直接购买品牌店的金饰省钱。再或者,购买金包银饰品、钛合金婚戒来代替传统“三金”,也能兼顾性价比。在成都,还有新人用3D打印钛合金戒指刻DNA编码,重新定义了婚姻的仪式感。
面对金价的上浮,年轻人用更为自己着想的方式,拒绝了不切实际的消费,也重新解读了备婚的观念。在他们心目中,爱情的“硬通货”是能够彼此提供情绪价值的健康关系,而非勉强自己去购买冷冰冰的金条。真爱未必非要“镀金”,爱情的厚度也不该被克重定义。
(责编:尹星云、高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