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银行“受害人预警保护模型”成功拦截多起电信诈骗

“曹女士,您正在遭遇电信诈骗!请立即停止手机系统所有操作!”3月21日晚,工行北京分行客户经理紧急来电,打破了曹女士家中的平静。
当天傍晚,家住北京的曹女士接到一通自称“银保监会官方客服”的电话。在电话中,对方称“这里是银保监会官方客服,您名下有一项扣款协议今日到期,如不解除绑定将扣取一定费用。您如需解除,可以下载银联会议App,会有专人通过屏幕共享指导您操作。”曹女士随后按照电话提示操作,完成App下载,与“专人”开启了屏幕共享,正当她准备输入银行卡密码时,工行的预警电话及时介入,揭穿了这场精心设计的骗局。
在事发当晚,工商银行的模型预警到客户曹女士疑似下载了非法远程控制软件,并登录了工行手机银行,随即工商银行总行立即向北京警方和工行北京分行发出预警信息。该行接到预警信息后,立即与公安机关组建应急小组,并紧急安排网点员工与曹女士电联,便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他们让我输入密码解锁协议,还说要验证我的资金安全……”曹女士说,“幸亏工商银行及时联系我,而且很快就有民警上门,要不然我这大半辈子的积蓄,还有马上要给公司员工发的工资,就全完了!”
这场拦截行动背后是工商银行创新研发的“受害人预警保护模型”发挥了作用。作为业界首个向国家反诈中心主动推送受害人信息的预警系统,该模型基于大数据风险特征分析,加入了黑产专用欺诈设备追踪对抗机制,可精准识别“远程控制”“屏幕共享”等高风险行为,遇到客户高风险行为后,工行科技系统实时推送国家反诈中心预警系统,以最高调度权限发各地公安核实和劝阻。工行北京分行依托模型,建立了“总行-分行-支行-网点”四级联动响应机制,积极联动北京地区公安机关,进而形成“分钟级”警银联动响应闭环。
自“受害人预警保护模型”上线以来,工行北京分行主动运用该系统,与北京市反诈中心进一步深化合作,双方通过数据共享、线索互通、联合处置,大幅提升了反诈效率,实现了对电信诈骗的精准打击。最关键的是,该系统能在诈骗资金转移之前就及时介入,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保护了群众财产安全。每当系统发出预警,警银双方就会同步行动,双管齐下保护客户资金安全。
截至目前,工行北京分行依托该模型已成功拦截电信诈骗1800余起,累计保护北京地区客户近1700人,保护客户资产近5亿元,其中单笔最高拦截金额达7000万元,模型预警准确率超过95%,为首都百姓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金融安全屏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