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平谷国际桃花节成文旅消费绿色升级新标杆

人民网北京4月2日电 (记者尹星云)4月2日,北京市新闻办举行第二十七届北京平谷国际桃花节新闻发布会,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巡视员杨连霞介绍,北京平谷国际桃花节,作为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的重要桥梁,已成为北京市以文旅消费驱动绿色升级、助力高质量发展的亮丽标杆。
“自首届北京平谷国际桃花节举办以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与平谷区人民政府始终紧密合作,共同推动这一品牌活动不断提质升级。” 杨连霞表示,历经26届的精心打造,平谷桃花节已从最初的区域性赏花活动,发展成为集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产业融合于一体的国际性文旅活动。这一历程,不仅彰显了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与平谷区人民政府在文旅融合发展上的卓越成效,更为首都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近年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持续深化“文旅+”战略,通过推动“文旅+百业”与“百业+文旅”多业态深度融合,全面激活首都文旅市场,为市民打造了多层次、高品质的消费体验。
杨连霞介绍,过去一年,北京文旅成果丰硕,推出了120条“漫步北京”精品线路,上新“北京礼物”88个系列、435款商品,7家“北京礼物”主题店精彩亮相;发布51个体育旅游精品项目,认定6家市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打造17条红色旅游线路,全市红色景区增至115家。举办了北京国际音乐节、“欢乐春节”、新年倒计时、北京文化论坛“文化赋能”平行论坛等品牌活动,以多元形式向世界展现新时代中国故事与北京魅力。7个项目入选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项目试点,8项成果获评国家级文旅科技创新示范,22家基地跻身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行列。
今年,北京将以“大视野”谋划“大文旅”,推动首都文旅高质量发展。围绕“场景赋能、品质跃升”目标,深化“北京微度假”“网红打卡地”“骑游北京”等品牌建设;创新“演唱会+旅游”“赛事+旅游”“影视+旅游”等融合业态,打造“跟着电影去旅游”等产品;挖掘小米汽车工厂、机器人大世界等新型产业资源,系统做好科技旅游、工业旅游、前店后厂等新型旅游模式;实施乡村旅游提质行动,打造“长城人家”“运河人家”等精品民宿集群,全方位提升文旅产业能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