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区成立科技产业基金群 总规模达150亿元

人民网北京3月24日电 (记者董兆瑞)3月22日,2025年未来科学城科创金融大会召开。会上,昌平区成立了科技产业基金群,涵盖科技成果转化、并购、AIC及主导产业领域,总规模150亿元。接下来,昌平区将发挥政府引导基金带动作用,加大对初创型企业和前瞻技术投资,赋能企业开展“0-1”原始创新。
会上,“未来科创金融智库”正式启动,标志着昌平区在科创金融战略研究、政策创新和产业实践领域迈出关键一步。据了解,智库将聚焦前沿技术产业化、金融工具创新等核心议题,为区域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入库首批专家25名,分别来自清华大学、国家实验室、康桥资本等不同领域,按照“经济与金融组、金融机构组、产业投资组、科研院所与研究机构组、孵化培育组”分为5个组别,并将动态邀请其他知名专家加入,打造成为昌平区金融发展决策咨询的“思想库”和“智囊团”。
同时,昌平区联合红杉中国、高瓴投资等30家行业内优质创投机构成立“昌平未来创投联盟CFIA”,集聚金融、科技、产业、人才等要素,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七位一体创新生态模式,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升级,致力打造耐心资本示范区。
昌平区还联合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制定北京市首个跨境人民币结算专项奖励政策,以“试点创新+政策便利”为抓手,有效降低企业汇兑成本,规避汇率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此外,昌平区政府、北京昌平科技园发展集团、北京未来科学城发展集团等多部门与机构发布了多项科创金融政策与基金成果,丰富完善政策支持,优化科创金融生态环境。其中,科技产业基金群在会上亮相,涵盖科技成果转化、并购、AIC及主导产业领域,总规模150亿元。未来,昌平区将发挥政府引导基金带动作用,加大对初创型企业和前瞻技术性的投资,赋能企业开展“0-1”原始创新。强化与市场化头部基金的对接合作,开展基金合投、园区共建、项目共孵。打造昌平区股权投资“连连看”品牌,聚焦三大主导产业投资布局,全年举办不少于100场投融资路演活动,鼓励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支持长期资本投资科创企业。
未来科学城在2024年全国科技城百强榜中首次跻身全国三甲,背后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有力支撑。早在2022年昌平区便明确了发展“科创金融”的功能定位,2023年在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等5个市级部门支持下,在全市率先出台了首个科创金融支持政策暨《关于金融促进未来科学城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主动融入中关村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以未来科学城为主平台,推进“科创金融示范区”建设,2024年又研究编制了“科创金融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促进科创金融要素聚集、扩大直接融资规模等7方面任务举措。截至目前,昌平区政府性投资基金群规模超过420亿元,上市企业总数近40家,一批创新政策成功落地,金融营商环境水平稳步提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