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外贸规模突破万亿元

昨天,北京海关披露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中关村”)外贸数据。自2007年中关村论坛年会举办以来,中关村累计外贸规模突破万亿元,其中民营经济占比突破五成,高新技术产品占比突破七成。
“中关村论坛年会的举办对推动区域外贸发展作用明显,尤其是2021年升级为国家级平台后,促进中关村外贸发展实现了‘三个加速’。”北京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
首先是自主品牌出口加速增长。2021年至2024年,中关村自主品牌商品年均出口规模较论坛升级前增长161.5%。今年前两个月,中关村出口自主品牌商品20.1亿元,增长11.6%,占中关村出口总值的60.2%。
同时,专精特新企业加速发展,2021年至2024年,中关村有进出口实绩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年均外贸规模较论坛升级前增长75.4%,今年前两个月较去年同期提升3.6个百分点。
先进制造产业也在加速提质。2021年至2024年,中关村先进制造产业进出口占同期中关村外贸总值的49.8%,较论坛升级前大幅提升21.4个百分点。生物医药、汽车制造、集成电路制造产业占比分别提升22.2个百分点、2.1个百分点、0.9个百分点。
2007年首届中关村论坛年会举办以来,中关村累计外贸规模突破万亿元。2007年至2024年,中关村年均进出口规模近550亿元,较论坛举办前年均150亿元的外贸规模实现大幅增长。今年前两个月,中关村外贸进出口增长19.4%,其中进口增长26.3%、出口增长10.7%,自2007年以来累计外贸规模已突破1万亿元。
2022年,民营经济在中关村外贸中的比重首次超越国有企业、外商独资企业,成为引领中关村外贸发展的主力军。今年前两个月,中关村民营经济进出口增长37.8%,占中关村外贸总值的57.5%,占比已超五成。(记者 鹿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