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余项市级赋权实现“副中心的事副中心办”

人民网北京2月21日电 (记者李博)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新十年。在北京东部流淌千年的大运河畔,城市副中心正由“生机勃发”迈向“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新阶段。今年副中心将继续保持千亿投资强度,加快推进六环高线公园等456个重大项目建设。
在诸多重大工程拔地而起、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背后,是“副中心的事副中心办”体制创新成效不断显现,其中市级赋权是一项重要改革举措。2020年以来,城市副中心已累计承接308项市级赋权。
“通过赋权,副中心不仅可以提高审批服务效率,还有力促进了政策吸引力的加速释放,一大批高端要素和企业总部加速入驻,助力副中心高质量发展。”北京城市副中心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已承接三批市级赋权
城市副中心建设任务重、时间紧,《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年—2035年)》提出了100项重点任务、503项重点工程项目,每年投资额度都在千亿元以上,这就需要有专责机构高效统筹,提高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落实的积极性和协同性。
2019年1月,北京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设立城市副中心党工委管委会,作为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主要负责组织推进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管理各项工作,并与通州区委区政府合署办公,赋予市级管理权限,实现“副中心的事副中心办”。
2020年3月,北京市政府印发《关于由北京城市副中心管理委员会行使部分市级行政权力的决定》,重点围绕加快推进工程建设项目落地实际需求,在发改、规自、城乡建设等领域赋予副中心管委会17项市级行政权力,涵盖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征收集体所有土地批准等。
同时,北京市发改委、规自委、住建委同意副中心管委会行使13项工作事项,涵盖项目建议书审批、重点地区城市设计编制等。首批30项(“17+13”)市级赋权全部由副中心管委会承接行使。
“本着‘亟需管用’的原则,本次赋权重点围绕加快推进工程建设项目落地的实际需求,优先考虑与规划、土地、建设、投资项目相关的市级审批权限。”北京城市副中心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截至目前,可统计的通过首批赋权办理事项达275件次。
2021年9月,北京市政府第二次对城市副中心赋权。在继续深化重大项目建设、土地管理利用、建筑工程管理等重点领域赋权的同时,首次在自贸区范围内赋予产业发展环境类市级权力。
副中心还首次承接了40项监管权,第二批市级赋权事项共计123项。同时,副中心根据实际提出了新的需求。副中心管委会从市发改委承接的“年度投资计划办理”市级赋权,有利于加强对社会投资精准引导和指导,有效推动副中心建设投资任务落实到位;从市规自委申请承接的土地利用、土地征转等市级赋权,提高了规划和自然资源管理效率,进一步改善办事人员体验;依托“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核发”、“对北京市绿色建筑运行标识组织评审”,实现了对工程项目建设关键环节有效监管,并推广绿色建筑应用,助力副中心绿色发展。
2023年1月,北京市政府印发《关于由部分重点功能区管理机构和区政府有关部门行使一批市级行政权力等事项的决定》,批准由城市副中心行使新一批市级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共计184项,这是副中心第三次承接市级赋权。
从赋权空间看,此次对城市副中心规划范围及拓展区范围(不含亦庄新城通州部分、约812平方公里)赋权101项;对自贸区组团范围(10.87平方公里)赋权83项。
从赋权内容看,此次赋权大体可分为审批权和监管权两类。审批权103项,主要包括投资审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等事项;监管权81项,主要是对政府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行政检查以及食品安全、工程建设领域行政处罚事项。
已拥有76%的市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权
在投资建设项目落地方面,城市副中心紧紧围绕城市规划建设、重点投资项目落地等领域梯次承接市级赋权,已拥有76%的市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职权,提升了审批自主能力和水平。副中心管委会和通州区在行使市级赋权过程中,不断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
副中心管委会会同通州区,针对制约项目落地、工程建设相关问题,靠前服务、强化协作、密切配合,推动计划项目落地、调度项目手续办理,同时推行“全程代办”服务,创新协同实现并级办理,有力推进副中心重点工程建设和重大项目实施。
在推动宋庄艺术小镇青年艺术家工坊前期手续办理过程中,副中心管委会与通州区有关部门全链条并联审核,优化完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审批流程,建立全流程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实现拿地当天就核发“六证”,创造了同类型项目拿地到实质开工的全市最快纪录。
副中心管委会建设管理协调处探索全流程“一站式”企业服务,如“湾里”项目涉及多个环节审批,该部门从首次服务开始,全流程跟踪,提供后续所有审批“一站式”服务,加快推动项目建设。
以改革创新提速副中心建设
在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和群众办事制度成本、促进“两区”建设等方面,副中心持续优化完善审批服务模式,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副中心利用职权下放促进涉企贸易和投资审批扁平化、便利化,同时依托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精准对接企业服务需求,加大政务服务供给力度,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市级赋权是副中心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一环,赋予了副中心更大的发展自主权,对副中心高质量发展发挥了促进作用。”北京城市副中心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胡九龙说。
胡九龙表示,未来,副中心将继续发挥先行先试作用,进一步深化改革、优化再造审批流程,实现更高效率、更高水平的“副中心的事副中心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