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 发布一揽子惠企新举措

人民网北京2月16日电 (记者董兆瑞)2月14日,海淀区“新春第一会”——2025海淀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为海淀区经济社会发展画出了路线图,明确了任务书。会上,海淀区发布了一系列惠企举措,旨在助力各类创新创业主体创新发展。
人工智能产业支持政策升级 总预算超10亿元
记者了解到,此次发布的一揽子惠企举措,包含政策发布、基金发布、平台发布、场景发布。在支持政策方面,《中关村科学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人工智能产业高地的若干措施》升级版政策在会上发布。该政策总预算超10亿元,围绕技术占先、要素筑基、应用蓄势、生态蓄力“四位一体”思路,提出“加快颠覆性技术创新布局”“强化人工智能算力高效供给”“拓宽高价值语料供给渠道”“夯实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关键支撑”“构建全域全时应用场景开放体系”。
同时,发布了修订后的《海淀区支持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发展若干措施》和《海淀区支持科技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进一步破解要素和成本等阻碍企业成长的关键难题,支持企业快速发展、做优做强,形成具有海淀特色的创新企业集群。针对科技中小企业,新措施提出,对首次成长为规模以上并纳统的中小企业,海淀区将给予一次性30万元支持。
此外,为推动金融五篇大文章在海淀落地见效,会上还发布了《海淀区推动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健全银保担协同联动服务体系,优化股权投资发展环境,积极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金融强区。同时,大会还发布了综保区特殊物品查验平台、综保区超洁净查验平台,引导数据流通利用增值协作网络项目等一批新平台、新场景,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心剂”,激发产业新活力。
中关村科学城—香港创新加速器正式启动
大会还举行了揭牌启动仪式。其中,中关村科学城—香港创新加速器项目正式启动,为京港两地的创新合作注入新动力。据了解,中关村科学城-香港创新加速器项目是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牵头发起的国际化创新加速平台,是《中关村科学城—香港创新加速计划》的重要举措。该项目旨在充分发挥中关村科学城的科技创新优势和香港国际化资源禀赋,搭建一站式国际综合服务平台,助力中关村科学城科技企业落地香港,并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中关村科学城—香港创新加速器将围绕落地支持、政策协同、市场拓展、资本助力四个方向,为企业提供涵盖企业注册落地、行业商机对接、国际展会资源链接、投融资对接、港股上市咨询等全方位服务,助力企业全球化布局。同时,加速器还将深化与香港科技生态中的核心机构的合作,加强与驻港央国企的对接,推动科技企业加速融入国际市场。
此外,会上还举办了北京海淀人工智能集群能级跃升启航仪式,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和产业高地;北京市高端数据标注示范基地揭牌,旨在打造数据标注领域标杆;国家医疗保障局大数据中心揭牌,以“数据”促进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医药健康真实世界数据场景验证暨首批应用企业”启动,将形成医疗数据资产的典型案例,为医药健康产业的创新转化提供强大支撑。
11个重点项目现场签约 宣布落地海淀
在签约环节,海淀区副区长马光耀与落地海淀的重点项目西苑医院、华大集团北方总部、深信新药、华谱科仪进行签约,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副主任、副区长唐超与落地中关村科学城的重点项目清博汇能、纳析科技、深原质药、艾捷科芯、知合知算、中驰车福等进行签约。本次签约的项目涵盖了人工智能、互联网、生物医药、集成电路、具身智能等多个领域,将为区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以本次参与签约的华大集团为例,华大集团是全球最大的基因组学研发机构,未来将整合在京业务集中落地海淀区,以产业应用需求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底层共性技术研究,围绕医学检测、科研服务、仪器智造、时空组学等拓展在京布局。“本次集中签约体现了海淀区在吸引和培育科技创新企业方面的显著成效,将进一步巩固海淀区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领域的领先地位。”海淀区相关负责人说。
接下来,海淀区将按照做强主导产业、壮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的思路,聚焦“1+X+1”现代化产业体系,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和激励政策,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全力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