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频道

新春走基层|文物古建展新颜

本报记者 施芳
2025年02月11日08:37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满怀信心向未来(新春走基层)

“廊房四条街宽10米,栅栏高大,所以叫作‘大栅栏’……”春节假期,北京大栅栏历史文化数字展览馆内,几位老居民一边听讲解,一边拍视频,“打小在这片长大,还是头一回知道这么多历史故事。”

  大栅栏历史文化数字展览馆位于北京西城区樱桃斜街与铁树斜街交会处,设在原护国观音寺内。该建筑始建于明代中晚期,清代乾隆年间重修,历经数百年,见证着大栅栏的变迁。

  新中国成立后,护国观音寺一度成为居民大杂院,挤挤挨挨住着40余户人家。“过去我家七口人,总居住面积十一二平方米,屋角还堆着蜂窝煤、大白菜,转都转不开身。”71岁的老居民崔万贵快言快语。

  为保护好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2018年,护国观音寺文物修缮工程启动,周边居民也得到了妥善安置。经过精心修缮与增补修复,正面大门再次显现,其上刻的“护国观音寺”与“云山碧海”字样清晰可见,正殿内保存的旧彩画与新彩绘浑然一体。

  2024年11月,护国观音寺变身大栅栏历史文化数字展览馆,推出“古都商脉·兴盛历程”“梨园春秋·戏韵流芳”两大展览,正式对外开放。“通过数字化手段,让参观者沉浸感受大栅栏的深厚文化底蕴。”负责护国观音寺维护工作的北京宣房大厚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大变样了!”老居民刘进才感慨,从护国观音寺搬离后,他住进了附近的一处民房,“房屋修缮了,环境变整洁了,还办了数字展,老街坊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了。”

(责编:李博、高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