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万名观众首博品文化
2025年02月03日08:29 | 来源:北京日报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本报讯(记者 李祺瑶)快板清脆悦耳,京剧唱段字正腔圆,传统戏法精妙绝伦……从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五,首都博物馆里好戏连台,吸引了近4万名观众参观特色展览,欣赏非遗表演。
昨天10时30分,首博多功能厅里座无虚席。《说唱变练》曲艺专场新春文化活动上,京剧、相声、快板、魔术等精彩表演轮番开场。“在博物馆里听快板,看有趣的戏法,我和孩子都特别惊喜。”安先生一家来自天津,他说,“逛博物馆最近几年已经成了一家人的新年俗。看完欢乐喜庆的表演,我们还打算去展厅里找年味儿,让孩子感受一下地道的京味儿春节。”
展厅里,丰富的展览让来自天南海北的观众大饱眼福。“岁华纪胜——老北京民俗展”上,观众到贴着窗花、春联的“四合院”串门。展厅中央,一座“鳌山灯”重现了《明宪宗元宵行乐图》中描绘的场景。来自福建的刘燕陪着年过花甲的父母,在展厅漫步。她说:“有一种人在画中游的感觉,让我想起小时候牵着父母逛灯会的情景。”
小观众们拿着展览宣传册,到展厅里寻找生肖“蛇”元素。“看,蛇像穿着长衫,在模仿古人作揖行礼的动作。”在“中华文明的有力见证——北京通史陈列”展厅,观众任赫站在唐代石刻十二时辰像中的蛇像前,给儿子和女儿耐心讲解,“今年是蛇年。作为十二生肖之一,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灵性、智慧等寓意。”
“版上生华 肇启新元——京津冀木版年画展”展厅,120余组(件)木版年画,还原旧时过年的热闹景象。四年级学生王梓翼穿着红毛衣,主动要求与一幅河北武强年画《生肖蛇》合影。他说:“我看了新闻报道,‘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父母告诉我,过春节是一种传承。我要自己动手画一张漂亮的年画,把吉祥如意带回家。”
(责编:董兆瑞、高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