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育部门与市人大代表双向奔赴推动“课间一刻钟”落地
课间增加五分钟 孩子多了十分爱
跳房子、丢沙包、跳皮筋……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曾给一代又一代人留下美好的童年印象。近年来,随着形势变化,中小学生的课间活动时间变得不够充裕。如何把更多课间时间留给孩子,这一问题受到了包括教育部门、人大代表等多方面的广泛关注。
教育部门和人大代表的双向奔赴,又一次开花结果。2024年秋季学期起,北京全市义务教育学校课间时长从10分钟增加至15分钟,孩子们的精彩课间回来了。5分钟课间时间的增加,体现出的是全社会对下一代的关爱。
“温室里养不出青松,学生难以走到户外,对学生体魄、性格、创造力、学习效率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不利影响。”市人大代表、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宋春伟长期关注教育领域。2023年,媒体发布的一篇部分中小学生课间10分钟被约束现象的调查稿件,引起了他的注意。
带着问题,宋春伟展开了广泛调查。有家长提出建议:部分学校学生多、楼层高,加上偶有教师拖堂的现象,学生在课间时间很难下楼参加室外活动,可以考虑适当延长课间时间至15分钟。
“这个建议非常合理,假定进出班级路上共需要6分钟,那么课间延长至15分钟就可以将活动时间从4分钟延长至9分钟,活动时间翻倍,效果将显著改善。”认真整理吸纳相关意见建议后,宋春伟撰写出代表建议,并将之带上2024年的市人代会。
同样的问题,也引起教育部门的高度关注。
“教育发展的特点和学龄人口的变化,导致原有课时和课间的供给不适应现在的整体要求。”市教委主任李奕说,课间一刻钟的政策调整,主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大代表们提出的采取措施保障本市中小学生课间户外活动等建议初衷是一致的。”
各方的高度共识,为政策的落地和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从去年秋季学期起,北京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已经全部落实“课间一刻钟”。校园里更热闹了,孩子们有充足的时间,更愿意走出教室,进行丰富多彩的活动,身上有汗、眼里有光,校园也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我咨询了不少家长,大都表示效果很好。”宋春伟认为,这一政策总体是合理的,受到了社会的认同。
课间多5分钟,也为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课题。
李奕表示,市教委将以课间时间变化为切入点,推动教育改革,强化五育并举,转变教师育人理念和方式,推进课内课间课后一体化育人,“我们相信,课间一刻钟小切口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方面会有更大作为。”
近年来,市教委承办的市人大建议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这反映出首都教育高质量发展受到市人大代表的广泛关注,代表们对教育工作怀有新的期待和期盼。”李奕表示,市人大代表更多地参与到教育工作的监督与改革中,将更好地推动教育工作不断向前发展,“希望各方面共同发力,一起为孩子们提供更多关爱,一起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首都力量。”本报记者 宋佳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