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资产管理新引擎 2025年北京金融街资管规模将超20万亿元
人民网北京1月7日电 (记者鲍聪颖)1月6日,记者从西城区“两会”首场新闻发布会获悉,2024年,西城区持续巩固提升金融业发展优势。驻区资管机构管理的资产规模超过17.5万亿元,占全市一半以上,占全国八分之一以上,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2025年,我们将突出资管高地建设,提升牵引力,全力支持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各类型资管机构发展,构建集融资、投资、运作、管理于一体的资产管理体系。”金融街党工委委员、金融街服务局副局长王平表示,近期,金融街服务局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金融街资产管理高地建设的意见》,按照中央金融工作会建设金融强国的战略部署,按照近中远期目标加快推进资管高地建设。
近期目标是,2025年,金融街资管领先优势更加突出,驻区资管机构资管规模超过20万亿元。
中期目标是,到2030年金融街基本建设成为资管机构聚集、金融人才荟萃、产业生态完备、开放水平高、创新活力迸发、营商环境一流的资产管理高地。资管机构资管规模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资管规模占全国比重稳步提升。
远期目标是,到2035年,金融街资管高地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资管品牌,成为金融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王平介绍,为实现上述目标,西城区正聚焦完善多元化资管机构体系、建设多元化资管产品和服务体系、提升资产管理行业开放水平、服务资产管理基础设施发展、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等重点任务,加快推进金融街资管高地建设。
具体来说,包括积极吸引专业化、国际化、创新型资产管理机构和国内外优秀资产管理人才,打造资产管理机构和人才聚集的高地;构建市场与监管良性互动,资产管理与金融科技有机融合,打造引领资产管理产品和服务守正创新的高地;提高金融市场和资产管理行业开放水平,形成跨境金融资源配置的中心节点,打造全球金融市场与资金交汇的高地;做优“双管家”服务,充分发挥市场主体、行业自律、金融监管、政府服务的合力作用,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高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