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频道>>财经纵横

突破千家 北京连续三年稳居全国“小巨人”第一城

2024年12月24日17:04 |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12月24日电 (记者李博)专精特新企业是优质中小企业的代表,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截至目前,北京市已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13844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78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35家,成为“小巨人”企业数量突破一千家的城市,自2022年以来连续三年保持全国“小巨人”第一城地位。

12月24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北京市关于促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专场。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苏国斌介绍,北京专精特新企业呈现“高精尖、高成长、高质量”发展特征,已成为首都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

《北京市关于促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于近期印发实施,围绕“创新能力提升、财税金融支持、数智转型绿色发展、企业融通发展、人才引进培育、空间和数据支持、企业权益保障、培育服务体系”八个方面,提出27项措施。

科技创新提升方面,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专精特新企业以“先使用后付费”的方式使用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支持专精特新企业获取产研中试验证平台服务,加速产业化进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开展高质量知识产权创造工作;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创制国际国内先进标准、团体标准,提升行业影响力。

数智转型绿色发展方面,做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建设,打造一批“小快轻准”数字化解决方案和产品,助力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升级。鼓励有条件的区对首次获得碳中和认证的专精特新企业给予资金奖励,助力企业实现碳中和目标。

培育服务体系方面,打造北京特色培育服务体系。完善梯度培育体系,吸引更多优质中小企业“入群归队”;搭建国家—市—区—服务站四级服务网络,为专精特新企业深度赋能;用好市区两级“服务包”“服务管家”机制,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贴心精准服务;支持开展海关高级认证企业认证培训,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融资及挂牌上市方面,充分发挥北京“专精特新”专板融资综合服务功能优势,有效拓展专精特新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实施“千帆百舸”行动,打造上市企业后备库,推动更多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北交所等上市。

海淀区拥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730家,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99家,均位居全市第一。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副主任、海淀区副区长唐超介绍,海淀区构建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对成为专精特新“小巨人”和隐形冠军、制造业单项冠军的中小企业给予资金支持。对技术创新性强、应用生态丰富的专精特新企业,通过“算力券”等多种方式支持降低企业使用成本。

唐超表示,中关村科学城成长基金规模已达100亿,正研究明年新设立200亿规模的科技成长基金,引导撬动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设立海淀区科技担保扶持基金,探索建立全生命周期科技保险服务体系。强化专精特新产业空间保障,打造更多特色产业园区,科学城北区2025年预计可新增产业空间157.4万平方米。大力发展和支持街镇专属孵化器以及集群注册平台,针对科技企业提供长期免费注册地址和低价空间,鼓励创新创业。

经开区加快完善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初步形成“单项冠军—隐形冠军—小巨人—专精特新—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发展格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力介绍,目前,经开区拥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5家,较去年同比增长26%;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80家,较去年同比增长137%。预计到今年底,经开区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将突破千家。专精特新企业企均实现营业收入1.9亿元、税收900万元,居全市第一位。

刘力表示,经开区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绿色低碳发展,鼓励对现有生产工艺和设备开展节能技术改造,首次获得碳中和认证的企业将给予50万元奖励。建立“产业升级基金+科创基金+人才基金+种子基金+市场化子基金”基金生态,覆盖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重点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特别是小巨人企业发展,区内基金集群规模已达千亿级。加强专精特新企业人才服务,设立10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并在人才落户、租房购房、子女教育等方面给予专项支持。

(责编:鲍聪颖、高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