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前三季度优良天同比增加16天
人民网北京10月18日电 (记者李博)记者从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今年前三季度,北京市大气环境中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2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4%。优良天数208天,同比增加16天。水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稳步提高,无劣Ⅴ类水体,动态达到国家目标要求。土壤环境状况保持良好,生态系统质量稳中向好。
北京市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蓝天、碧水、净土、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保护五大领域各项任务落实。
蓝天领域,北京市深挖结构减排,累计推广新能源车93.8万辆。密集出台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国四及以下老旧货车等报废更新补贴政策,机械新能源化提速。加快工程减排,开展夏季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攻坚,涉气“绿色”企业比率稳步提高。加快推进燃油锅炉清洁改造、燃气锅炉低氮治理。深化“千家包案”机制,1760家餐饮单位完成治理提升。强化施工、道路、裸地、沙尘“四尘”共治,东城、西城、石景山、朝阳、通州等区积极推广基坑气膜,全市道路尘负荷同比下降9.4%。
碧水领域,北京落实潮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实施密云水库、官厅水库上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治理水环境方面,汛前完成“清管行动”任务,累计清掏污染物8.5万立方米。完成25个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施水生态区域双向补偿,永定河流域、潮白河流域分别累计补水3.37亿立方米、1.62亿立方米,实现干流全线贯通。
净土领域,北京市防控建设用地风险,组织64家重点监管单位完成隐患排查和自行监测“回头看”。实施耕地分类管理,组织开展土壤和食用农产品协同监测。促进土壤质量提升,完成9.6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1.2万亩新增耕地农业生产复核性评价、3.6万亩低产低效果园改造。
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北京市推进重点领域低碳发展,落实新能源替代方案,调入绿电同比增长18.21%。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编制超低能耗居住建筑使用指南。编制供热系统低碳绿色转型方案,推动燃气热电厂开展余热回收利用改造。完善碳市场机制,组织全市1300余家纳入管理排放单位开展排放报告、核查等;实施碳排放配额有偿竞价,全部上缴国库。全国CCER交易开市以来交易量稳步增长。深化试点示范,门头沟、通州、延庆区入选国家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
生态保护方面,北京市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协调机制,统筹推动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持续加强全市外来入侵物种防控、重点入侵物种监测与综合治理。维护生态空间格局稳定性,印发首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相关工作方案,加强全过程监督管理。开展平原生态林养护经营示范区工作,建设生态保育小区71处、绿地120公顷。夯实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基础,完成2023年度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GEP-R)核算,结果应用于生态保护补偿、生态空间保护评估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