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区中小企业服务机构数量居全市首位
人民网北京9月27日电 (记者李博)在9月26日举行的“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北京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成效专场上,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副主任、海淀区副区长唐超介绍,海淀区各类中小企业服务机构数量居全市首位,今年海淀区发布了“科技中小企业15条”和“创新平台15条”,全生命周期赋能科技创新企业发展。
海淀区充分发挥中关村示范区先行先试政策优势,加快推动各项改革措施落地,2023年海淀全区1.3万户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达1453亿元。针对人工智能、医药健康、商业航天等重点产业领域分别制定专项支持政策,例如《加快中关村科学城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发展10条措施》《促进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20条措施》《商业航天创新高地行动计划》《人工智能全景赋能行动计划》等,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基础设施、人才、空间等要素供给提出支持措施。“我们还发布了支持科技中小企业创新发展15条措施,以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为主线,配套专项资金和权益保障、融资贷款、人才培育、应用场景等多方面资源,助推企业高速成长。”唐超说。
建设转化孵化平台方面,目前海淀区已建成以“集中办公区-众创空间-加速器-产业园区”为载体的服务链条,汇聚179家创业孵化机构,孵化总面积200余万平方米,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75家、国家级科技型企业孵化器24家,9家孵化载体获评北京市首批标杆孵化器,占全市近四成。已建成行业应用软件、集成电路设计、机器人3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构建金融支持体系方面,海淀区打造“母基金+成长期直投基金+政策性投资配套”特色投资矩阵,坚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支持企业加速成长。中关村科学城科技成长基金一期在投企业中,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超七成。二期基金也于上月发布,总规模50亿元,预计可撬动社会资本200亿元。
优化融资环境方面,海淀区搭建财金协同平台,集合银行贷款、融资担保、企业需求等多个功能,三年共帮助2635家中小微企业解决4670笔融资需求,发放贷款总额171.18亿元。设立海淀区科技担保扶持基金,为区内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担保,2023年服务317家企业,总担保额度20.5亿元。
截至目前,海淀区共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563家,占全市30.3%,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04家,占全市39.1%,企业创新活力强、发展势头旺。
“海淀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基本从事的都是北京市十大‘高精尖’产业,数字经济领域企业超过八成。半数以上企业来自软件和信息服务、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大信息产业,智能装备、集成电路、医药健康也聚集了很多专精特新企业。”唐超介绍。
海淀区专精特新企业中,研发人员占比超过30%的企业约有八成,近半数的企业每年研发费用投入上千万元。海淀区专精特新企业累计已有发明专利3万余件,软件著作权超过9万件,平均每家企业拥有约50件知识产权。
唐超表示,海淀区专精特新企业在资本市场被广泛认可,近三年累计融资额超千亿元,130多家企业已上市,其余企业中也有近半数有上市计划。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