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书新知”成为新文化时尚
本报记者 路艳霞
“让旧书找到新知己,从旧书获取新知识”,在古旧书市集、书店,甚至街道、社区,淘书、换书、晒书、听书、讲书……“旧书新知”在北京已成为新文化时尚,受到读者的喜爱和追捧。
到市集感受古旧书魅力
日前,位于北京钟鼓楼广场的“旧书新知 钟鼓书韵”文化市集火热进行。市集甄选3000余册文学历史类名著和民俗传统类精品旧书,特别设立《西游记》主题书摊,精选河北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西游记》连环画、春风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后西游记》等精品旧书,吸引更多读者和《黑神话:悟空》的游戏玩家一起追寻“天命人”,探索中国古典文学与神话的奇幻。
中国书店总经理助理赵炎炎告诉记者,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之后,文化市集迎来了众多的中小学生。“孩子们参观古建、参与市集,体验古籍修复、木板刷印等一系列活动,让中小学生深深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拉近了与古旧书的距离。”“十一”期间还将推出专题文化市集。
东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嘉说,东城区“旧书新知 钟鼓书韵”文化市集自今年4月起,每个月初的周末在北京钟鼓楼广场举办。“我们希望通过举办文化市集,打通产业链,构建线上线下的流通体系,让更多的旧书找到新朋友。”
火热的场面同样在报国寺古旧书市上呈现。读者在孔夫子旧书网、中国书店、北京图书大厦、北京出版集团等开设的200余个旧书摊位前仔细淘宝、认真遴选,这里在售的2万余册旧书,甚至吸引了外地读者。来自承德的赵先生在牛街品尝完小吃,又慕名赶来报国寺古旧书市,淘到了《歌德短篇小说选》《高尔基短篇小说选》,他说这些书承载了少年时代的记忆。
对于古旧书店而言,进驻市集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实现售卖和收购同步。
报国寺古旧书市运营负责人后思慧说,古旧书市从去年12月举办以来,每周六日定期推出,迄今已举办30多场,吸引读者20余万人次,营业收入达到约300万元。接下来,书市还将启动图书漂流活动。
到书店领略中轴线文化
京城的古旧书店特色分明,各有侧重,中国书店雁翅楼店就凸显了北京中轴线文化特色。
始建于1420年的地安门雁翅楼是北京中轴线上的著名景观。中国书店雁翅楼店经理孙奕介绍,中国书店雁翅楼店自2015年开业以来,一直努力打造特色文化阅读空间。从2022年4月起,书店就在二层开辟了综合性中轴线文化阅读空间,通过照片专展、图书展销、讲座论坛、线上直播等多样方式,提升大众对中轴线文化、老北京文化的感知度。
2024年以来,中国书店雁翅楼店已举办“旧书新知大讲堂”讲座活动30余场次,其中“中轴线文化系列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同步的方式传播,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
到四合院过一个“藏书节”
在北京,古旧书文化有了全新的拓展和延伸,旧书漂流、听书讲书成为市民广泛参与的文化新时尚。
美后肆时景山市民文化中心,举办了“肆时藏书节”——“因书而遇”旧书漂流活动。现场设置沉浸式朗读环节,在《阿伽门农》的剧本朗读中,读者化身“剧中人”,体验不一样的阅读。
李嘉告诉记者,今年以来,东城区创新策划了“邻里共读 旧书陈香”系列活动,依托街道便民服务网络,以旧书为媒介开展邻里新社交,重点打造龙潭中湖“旧书新知”市集、美后肆时景山市民文化中心“肆时藏书节”、朝阳门街道“时光书卷”、北新桥街道“邻里读书荟”等系列旧书品牌活动。通过设置旧书交换角、旧书漂流专架等方式,将旧书流通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通过旧书承载的情感与记忆链接更多社区居民,不断增强社区凝聚力和认同感。
在北京报国寺古旧书市,不但可以读书、买书、晒书,还可以听书——由“听工场”评书天团带来的主题评书,其内容都源于古旧书。评书演员王寿成说:“评古论今,在这些故事当中,可以获得民俗知识、感受老北京文化。”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