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栅栏街区活力足
整体风貌
俯瞰大栅栏。
本报记者 张武军摄
整体风貌
大栅栏商业街人来人往。
滑 斌摄
整体风貌
市民游客在大栅栏内的北京坊休闲娱乐。
本报记者 陈 斌摄
文化空间
大栅栏内一家书店,顾客在选购。
本报记者 张武军摄
文化空间
大栅栏杨梅竹斜街,北京泥彩塑第五代传承人张忠强教一名小朋友画老北京兔儿爷。
于志强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要保护和利用好历史文化街区,使其在现代化大都市建设中绽放异彩。”
漫步北京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古建筑鳞次栉比,老字号荟萃云集。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经济融合共生,让这个历经600余年沧桑历史的老街区焕发新光彩。
在保护中下足“绣花”功夫。北京市西城区对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的院落、街巷进行节点式改造,逐步再连成片,最大限度保留老街区的文脉肌理。
微改造改善人居环境。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现代化改造让胡同居民生活环境更美好。改造的不仅是看得见的街巷,还有看不见的社区生态。从打造“共生院落”,到建设“共生街区”,老居民、创业者、游客,商业、民居等融合共生,推动老街区有机更新。
新业态激发人气活力。大栅栏街,商铺林立;杨梅竹斜街,文艺范十足;琉璃厂东街,书墨飘香……结合老街区历史文化特点,通过规范引导、精准招商引入特色业态,激活历史文化因子,老街区更具魅力、更有活力。
(本报记者 李建广 施 芳)
街区明信片
北京市西城区前门外有一条老商业街,它就是大栅栏。大栅栏始建于明朝,从清代繁盛至今,是北京传统商号品牌的聚集地。2015年,北京市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入选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
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是北京南中轴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文化遗存十分丰富。街区内保留有明清以来不同时期的建筑,汇集众多老字号,还有许多名人故居、会馆、书局等。街区内的胡同基本保持着原有的空间特色和城市肌理,是北京城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置身大栅栏,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北京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和浓郁的市井烟火气。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