瓣瓣同心向未来|超级枢纽地下直连广渠路隧道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枢纽建设工程。 人民网记者 李博摄
人民网北京7月20日电 (记者李博)北京城市副中心站枢纽施工现场,四片“京帆”扬起,机电安装与精装修全力推进,周边市政道路施工同步展开。7月19日,记者探访获悉,副中心站枢纽采用立体交通设计,设近160个出入口,地下出站可连接广渠路运通隧道,实现枢纽与中心城等区域快捷连通。
四网融合八线交汇
按照远期规划,副中心站枢纽将形成轨道交通“四网融合”与“八线交汇”。京投枢纽公司安全质量部经理沈璟璟解释说,“四网融合”意味着在副中心站枢纽,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四张网深度融合,乘客可无缝换乘多种类多线路交通,从而极大提高出行效率。
“八线交汇”指的是将来有八条轨道交通线路在副中心站交汇,包括京唐城际、城际联络线(与S6线共线)、地铁6号线、22号线(平谷线)、101线、104支线等,还预留了航空值机站、运河游船码头等,便捷连接京津冀区域重要城市及北京各区域。
3分钟内完成换乘
副中心站枢纽是一个多层中庭式超大交通建筑与城市综合体,地下车站总建筑面积128万平方米,分三层,每一层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地下三层(B3层)为城际车站站台与城市轨道层,包括京唐城际铁路、城际联络线高速铁路区域8台14线车站,地铁平谷线和101线车站,乘客可通过换乘通廊乘坐城际列车与城市轨道交通。
地下二层(B2层)为城际车站候车厅和出站大厅,城市轨道站厅,以及换乘通廊等空间。在这里,乘客可候车、出站,也可换乘平谷线、6号线、101线等城市轨道线路。该层设社会车辆与出租车上客区,北侧还预留了远期与京哈线车站联络通道。
地下一层(B1层)为城际车站进站厅、城市公共空间、商业配套等,乘客可在此进站,商业设施提供购物和休闲体验。该层还设社会车辆与出租车落客区,与东侧运河客厅、南侧城市均直接联通。
“在枢纽里换乘,距离最近的两条轨道线路之间最快只需1分钟,80%的乘客基本可在3分钟内完成换乘。”沈璟璟说。
开通初期三线换乘
截至6月底,副中心站枢纽主体工程土方施工已接近完成,主体结构完成91%,预计今年年底实现主体结构全部完工,2025年底具备通车条件。
“与既有地铁6号线的联络通道也在加紧施工,预计今年底实现主体结构完工。”沈璟璟表示,副中心站枢纽投入运营初期,将实现京唐城际、地铁6号线、平谷线三条轨道交通换乘。
未来,北京城市副中心站枢纽将通过城际铁路、国铁干线、城市轨道、市郊铁路、公交接驳线、航空值机楼和北运河码头,以及绿色高效慢行系统,成为辐射京津冀、快速连接中心城、服务城市副中心的现代化交通中心与站城融合活力中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