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频道

北京通州:小区物业管理试点“1+4+3”模式 破解楼道堆物治理难题

2024年06月19日14:14 |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6月19日电 (记者李博)记者从北京通州区住建委获悉,区住建委会同玉桥街道聚焦社区管理痛点、居民反映焦点,探索形成“1+4+3”工作模式,助力破解楼道堆物整治难题,为居民打造安全宜居的生活环境。

住宅小区楼道杂物堆放问题不仅影响居民生活环境,且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私自占用公共区域违规堆放杂物还可能引发邻里纠纷,破坏社区和谐氛围。

通州区玉桥街道辖区共88个居住项目,其中2000年之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有63个,占比达71.5%。老旧小区楼道堆物问题较突出,物业管理难度大,影响了社区治理效果。

为整治楼道堆物,此次玉桥街道试点推出了“1+4+3”工作模式,“1”即:明确一套工作机制,围绕“谁来干、怎么干”这个首要问题,建立起一套党建引领下的行业部门指导、街道统筹协调、社区牵头组织、物业企业及其他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动机制。行业管理部门负责加强全过程培训指导,督促物业企业依法履行劝阻、制止、报告义务。属地街道全流程把控工作程序,及时响应社区请求,用好“吹哨”工作机制,聚集各方力量。社区强化党建引领,聚焦重点点位、重点楼栋,充分动员网格员、志愿者、楼门长全面开展前期排查。城管、公安、消防等其他职能部门全力做好协调配合,依职责开展监督、检查、执法工作。

“4”即:开展四轮专项整治,围绕“清什么、怎么清”这个核心问题,积极联合多方力量,采取专项行动,持续加大整治力度。提前摸排“精准清”,由街道联合社区及物业在辖区内全面开展调研摸排,精准研判各小区楼道堆物情况,梳理形成重点点位及问题台账,同时通过入户调研,了解居民关于楼道堆物及治理的态度、堆物处理的困难、意向处理方式等,充分做好群众工作。党建引领“自主清”,发挥社区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动街道及社区的党员干部、楼门长、志愿者、物业企业等,引导居民自觉遵守消防安全规定,限期开展楼道堆物自清工作。包片负责“集中清”,针对自清过程中未自行清理的杂物,通过任务下派、包片负责、责任到人,分阶段、分批次、分楼宇开展“地毯式”扫楼清理,重点做好遗漏堆物及大型堆物清理工作,对于不配合不理解的居民,上门劝导进行面对面交流、点对点沟通。联合执法“强制清”,针对集中清理过程中仍未清理的遗留堆物及较难清理的固定堆物,街道会同消防支队等职能部门开展联合执法,依法查处违法堆堵行为,确保“应清尽清”。

“3”即:建立三个长效机制,聚焦“清彻底、不反弹”这个根本目标,建立长效机制,杜绝楼道堆物现象“清而复返”。通过提供堆物暂时集中存放处、组织开展旧物置换及旧物回收等活动,解决居民储物需求。街道、社区联合物业公司定期对小区楼道进行常态化巡查,建立持续监督和曝光机制,确保楼道杂物清理工作的长效性和持续性。加强楼门文化建设,依托网格化管理,动员党员业主主动参与巡查监督,带动更多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推动建立楼栋规约,实现社区长效治理。

据介绍,自专项治理行动开展以来,玉桥街道累计清理小区74个,楼门1889个,清理楼道堆物253车,实现物业管理类工单降量32件。

“目前,玉桥街道‘1+4+3’工作模式已开始逐步推广。在通州区潞邑街道清水湾小区,街道、消防部门及社区带领物业服务企业精准摸排堆堵点位,逐楼开展清理。”通州区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总结楼道堆堵专项整治工作经验,并形成推广方案向全区推广。着力将玉桥街道打造成全市物业管理标杆,带动提升全区整体物业服务水平,不断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提升生活品质。

(责编:李博、高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