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临床试验启动用时将压缩至25周以内
6月6日,《北京市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2024-2026年)》新闻发布会召开。人民网记者 孟竹摄
人民网北京6月7日电(记者孟竹)6月6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日前印发的《北京市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2024-2026年)》进行解读。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李昂介绍,为系统提升临床研究水平,强化源头创新和产业支撑能力,北京市于去年12月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北京市临床研究水平若干措施》,部署了8方面、32项工作措施。其中,在加强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方面,2014年北京市启动实施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支持医务人员、科研人员开展高水平临床研究,截至目前,首发卫生专项的成果已优化494项诊断方法、877项治疗措施,制定或更新诊疗指南57部,申请专利600余项。在提升临床试验服务能力水平方面,分三批建设30家研究型病房,研究型病房总床位达5500余张,确保临床试验床位资源的有效供给。
李昂介绍,未来三年,北京市卫健委将从提升临床研究水平、提升产业服务水平、推动研究型医院发展三个方面着力。其中,在提升临床研究水平方面,实施医师科学家培养计划,建设高水平临床研究人才队伍,开展卓越临床研究,以国家医学中心、研究型病房为核心,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组建临床研究联合体,强化临床资源统筹协调,拓宽IIT研究筹资渠道,进一步提升医疗机构源头的创新能力。
在进提升产业服务水平方面,优化临床试验机构启动临床试验项目的流程,实现立项审查、伦理审查、合同审查同步开展,推进医学伦理审查结果互认范围扩大到全市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的医疗机构,并建立监测体系,提升互认效果,实施临床试验全流程监测,将监测结果与临床机构后补助政策挂钩。建立市临床试验信息平台,提升临床试验信息化支撑水平。力争通过以上措施,将临床试验启动用时压缩至25周以内。
在推动研究型医院高水平发展方面,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研究型医院,支持其与京内医疗机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吸引全球高水平临床试验和国内首创标志性临床研究项目,开展同步多中心临床试验;支持研究型医院与创新医药企业深度合作,打造创新药械验证与示范中心,加速成果转化应用。
李昂透露,北京还将在加速创新医药产品入院应用方面重点发力。其中,将推动建立医疗机构药事会规范化流程,国谈药目录公布后一个月内召开药事会,全年药事会召开不少于4次。还将加强学术交流活动,鼓励临床应用研究,及时形成专家共识。同时,取消医疗机构药品数量限制,将国谈药使用情况纳入北京市公立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对需要开展绩效考核的医疗机构,剔除国谈药、创新诊疗项目对人均药品费用、人均医疗费用等相关指标的影响。此外,还将推进《中关村创新医疗器械产品目录》和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目录产品进医院,实施创新药械“随批随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