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频道

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主体结构完工 2000平方米古迹装进保护罩

2023年06月03日09:24 | 来源:北京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2000平方米古迹装进保护罩

  本报讯(记者 李祺瑶)通州区大运河畔,两千年前的汉代古城迎“新生”。路县故城遗址保护展示工程主体结构已完成施工,预计今年年底具备布展条件,明年面向社会开放。在这座与遗址共存的博物馆里,2000平方米的原址保护区域被装进了“保护罩”,一系列创新技术打造的别致建筑向公众掀开“历史之眼”。

  按照规划,路县故城遗址保护展示工程由“博物馆”和“运营管理用房”两栋建筑组成。总建筑面积20130平方米,其中地上两层,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地下一层,建筑面积11630平方米,建筑高度为12米。

  以“城”为意、以“璋”为形,覆土之上,博物馆的造型参照了古代最重要的礼器之一“玉璋”,寓意历史的延续。从工程开建之初,就体现了“延续历史”的理念。博物馆地下,2000平方米的原址保护区域里,三口古井、一座窑址作为“展品”,被悉心保护。施工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考虑到对古井和窑址的保护,考古工作者对原址保护区进行了回填,在施工阶段采用覆土保护措施,遗址四周用混凝土包裹,围成一个方形“保护罩”,妥善保护性封存遗址,使文物古迹在其中免受干扰。预计今年10月土建完工后,封存将被打开,考古工作者将来到这里,重新挖掘古井和窑址。今后,这里将作为遗址展厅向观众开放。

  面对动辄上千年的文物古迹,建设方给出的施工方案处处体现细心。由于工程毗邻北运河和运潮减河,地下水位高、压力大,为了彻底消除地下水对遗址本体的损害,相关单位进行了多轮专家论证与实验测试,最终敲定遗址展厅区域的阻水方案。施工人员在四周向下开出30米的深槽,建起落底式地下连续墙阻水帷幕,同时在地连墙内侧布置了8口降水井,以便遗址展厅在使用期间地下内部水位上升时,通过降水井抽水的方式,始终保证展厅周边地下水位在遗址本体以下至少1米的安全距离。

  未来的博物馆将在绿荫环抱之间,与路县故城遗址公园融为一体,观众走进公园,就能够直接“触摸”历史。

  新闻链接

  路县故城遗址

  路县故城遗址是2016年城市副中心建设前期考古勘探时发现的西汉遗址,获评“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它的发现将通州的建城史至少提前到了2200年前的西汉初期。它也是目前所知的通州地区最早且唯一的秦汉时期的城池。近年来,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在通州区潞城镇开展了大规模考古工作。

(责编:池梦蕊、鲍聪颖)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