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建引领” 践行“枫桥经验” 深化“接诉即办”
西城首个多元调解中心挂牌!广内街道调解中心正式启用
人民网北京7月23日电 (记者鲍聪颖)近年来,北京市西城区广内街道始终坚持以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为出发点,不断探索建立全方位、多角度、广参与的多元化解平台。在经过1个多月的试运行后,7月22日,广内街道调解中心正式启用。这也是西城区首个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为一体的多元调解中心。
调解中心的成立,不仅是广内街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长效机制的一项创新探索。也是广内街道着眼基层治理创新,助力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一次大胆尝试。更是街道畅通居民知法用法渠道的重要举措。
2021年6月上旬,位于槐柏树后街23号,占地面积120平米的广内街道调解中心启动试运行。试运行至今,该中心共接待人民群众128余人次,调解案件28件,其中形成人民调解书并已司法确认18件,移交法院办理5件,案件内容涉及房产继承,汽车过户,变更承租人,婚姻变更财产分配等事项。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加快,社会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深刻变化,社会矛盾纠纷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仅仅依靠“民事诉讼”和“司法调解”远远不能满足纠纷当事人的现实需求。
为此,广内街道因时而建、因需而建,在建设调解中心时,有效整合各类调解资源,将司法服务和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扎实推进辖区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建设,增强街道平安建设能力,健全街道矛盾纠纷一站式、多元化解决机制和心理疏导服务机制,让基层问题、矛盾纠纷的化解“只进一扇门”。
在人员配置上,广内街道调解中心现有专职调解员6名,其中不仅有来自法院、检察院相关丰富从业经历的人员,还有两名基层的社区干部。
在调节手段上,广内街道调解中心作为集“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和“司法调解”三大调解职能于一体的调解中心,同时还处理“接诉即办”事务,这一举措大大丰富了矛盾的调解手段,让矛盾化解在“第一道防线”。
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任何单一部门处理问题均存在职能单一、手段有限等制约因素。广内街道以调解中心为平台,整合各部门优势力量,以集中群策群力优势应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实现各方参与调解的新格局,是对司法手段的不断完善。
目前,广内街道调解中心在开展调解工作过程中,已逐步形成调解中心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广泛参与、三级网络上下贯通的矛盾调解工作格局。下一步,街道调解中心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化解12345市民热线中邻里矛盾问题,提高“接诉即办”效率,努力做到应调尽调,涉及常年矛盾问题的提供其他解决途径。
未来,街道调解中心还将进一步深化基层法律服务,将律师引入调解中心,并邀请西城法官进驻中心,将“司法调解”和“人民调解”有机衔接,同时,将集中开展社区调解员队伍培训工作,深入从案卷制作、调解技巧上下功夫,为居民提供更专业的法律服务。
调解中心还将建设临时党支部,扎实推进党建工作与调解工作相互融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引领作用,党员在调解纠纷矛盾过程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大力构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一体化的工作格局。
在机制创新上,将建立矛盾纠纷联动调处机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便捷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的方法,精准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有效发挥街道调解中心在基层矛盾化解中主力军、节拍器作用,真正将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消灭在萌芽,使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发挥实效,解决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