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金融开放新高地

北京城市副中心前三季度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29.1%

2020年12月04日14:40  来源:北京晚报
 
原标题:北京城市副中心生机勃发前三季度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29.1%

北京城市副中心已成为各类优质资源云集的创业高地和投资热土,吸引240余家持牌金融企业和组织聚集,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把北京城市副中心作为落户中国的第一站。

记者近日获悉,今年前10月,城市副中心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71家,实际利用外资合计5.65亿美元;前三季度,城市副中心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1%,增速远超全市7%的平均水平。

今年新设71家外商投资企业

位于运河商务区的北京国际财富中心写字楼近期迎来一位新成员——上田八木货币经纪(中国)有限公司。3个月前,银保监会批准日本上田八木短资株式会社在北京筹建货币经纪公司,成为我国第一家外商独资货币经纪公司。让公司筹备组工作人员颇为感动的是,通州区政府、通州区金融办给企业悉心政策指导,总是第一时间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

城市副中心正紧抓“两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机遇,加大外资金融机构导入。据统计,今年前10月,城市副中心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71家,实际利用外资合计5.65亿美元,提前超额完成市级下达的全年任务指标。

通州区金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市金融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支持城市副中心建设国际财富管理中心等27项改革任务正在有序推动落地,城市副中心正在加快政务服务、投资贸易便利化、金融环境、人才发展等领域“放管服”改革,发布两批“通八条”实施细则,抓紧制定“金融二十二条”,持续提升区域投资吸引力。在金融改革、自由贸易、跨境投资等领域,城市副中心正谋划更多落地措施。

金融业结构向高端业态转型

除上田八木货币经纪公司外,路孚特金融科技信息服务集团近期完成注册,成为城市副中心首家外商独资金融科技公司中国总部。据介绍,两家企业的入驻是首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重大阶段性成果,体现了外资企业对城市副中心金融对外开放、优质营商环境的高度认可。

在城市副中心,金融业结构已从传统银行、保险、证券为主,向财富管理、绿色金融、金融科技等高端业态转型,理财、支付、货币经纪、公募基金、融资担保、商业保理、金融科技等业态均在年内实现“从0到1”的突破。

“城市副中心金融发展氛围日益浓厚,金融主导产业特征凸显。”通州区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统计,城市副中心现有28家银行机构中已有半数升级为法人银行或一二级分行;首旅集团、三峡集团下属15家二三级子公司实现落户,北投集团基金、投资、融担、保理等全部金融板块完成入驻;华夏理财、汇泉基金、易宝支付、农银金融科技等公司完成注册,将引领京津冀理财、支付和金融科技市场发展。

副中心金融生态圈比肩国际

一批在全市乃至全国首创性、标志性的金融企业陆续实现入驻,一批重大投资项目和政企合作项目正在城市副中心加速落地。在承载空间方面,运河商务区、文化旅游区和中关村科技园区通州园三个重点区域,为产业发展提供大量可租售的空间。

其中,运河商务区堪称“众星云集”,不仅是北京自贸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重要承载地,也是城市副中心商务服务功能的主要承载区,重点发展总部经济、财富管理、绿色金融等新兴金融服务功能,吸引创新型企业和跨国公司总部集聚,全力建设全球财富管理中心。

“城市副中心金融生态圈正在大运河畔悄然形成。”通州区金融办相关负责人描绘了运河商务区的未来蓝图:这里将比肩伦敦金丝雀码头、东京新宿、香港中环等国际大型顶尖商务区,成为“全球领先的城市商务新枢纽”。本报记者 潘福达

(责编:董兆瑞、鲍聪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