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一周年 香山革命纪念地220万人次“打卡”

2020年09月12日11:17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香山革命纪念地220万人次“打卡”

  本报记者 刘冕 叶晓彦

  红叶未红,香山革命纪念地已先红起来。本周末,香山革命纪念地将迎来开放一周年。自2019年9月13日正式对外开放以来,香山革命纪念地已累计接待参观者超过220万人次,其中香山革命纪念馆接待观众40多万人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超过1650万人次通过“云课堂”、虚拟展,“打卡”纪念馆。

  “红色故事”不过时

  昨天9时许,香山革命纪念馆里,观众戴着口罩,有序参观。领导人进京“赶考”乘坐的同款吉普车、渡江战役中解放军使用的木船、开国大典时悬挂的大红灯笼……800张图片、1200件文物及若干艺术品前,观众驻足品味,感悟初心,了解中国共产党人为新中国诞生奋斗的光辉历史。

  展厅里,别着党徽的年轻党员一边参观一边用手机拍下文物,“我希望将这些故事带回去,讲给孩子听。”观众赵先生说,“‘红色故事’绝没有过时的说法。目前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这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赶考’永远在路上,作为年轻的共产党员我们更要坚守岗位,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昨天不能改写,更不能被今天的我们忘记,明天等着我们去书写。”观众孙女士带着5岁的孩子来参观,她说,展厅里的老照片和资料片,让孩子可以更直观地了解过去,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无私捐赠传承“红色记忆”

  朱德同志穿过的大衣,使用过的皮箱、毛毯、帽子、茶具;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程序等反映开国大典的系列珍贵档案……这些香山革命纪念馆的“明星”展品,都是开国元勋后人、爱国名将后人无私捐赠的。这些展品不仅是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见证,更具有极高的史料研究价值。

  朱德外孙刘建是捐赠人之一,昨日他再次来到纪念馆。他希望更多人踊跃捐赠革命文物史料,讲出前辈们的“红色故事”,共同营造致敬前辈、崇尚英雄的氛围。“纪念馆要讲好‘红色故事’,为新时代‘赶考’提供丰富的精神给养。”

  一个个有温度的记忆丰富着“红色故事”。香山革命纪念馆宣教员孟超说:“我们不断深入挖掘香山‘红色故事’,通过实地走访、查阅史料、拜访先辈等方式,不断丰富红色内涵,未来还会将这些内容融入到讲解中,让红色基因得以传承。”

  “云课堂”让“红色故事”不落幕

  疫情期间,香山革命纪念馆将六千平方米的展厅“挪”到云端。数字化多媒体技术助力,观众可以体验360度沉浸式参观。“云课堂”直播中,宣教员们带领学生线上观展,“红色故事”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目前,展厅里人工讲解还没恢复,但宣教员们正积极准备,希望用新意打动更多观众。“一位观众曾指着展厅墙上挂着的‘人民的胜利’,问同行人这出自哪儿。我听见了,当场也蒙了。”宣教员藏玉华说,后来,我请教专家、查资料,才知道这几个字是毛泽东主席为1949年7月出版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三年战绩》的题字,“这些让我受益匪浅,也为未来讲述增加了新内容。”

  藏玉华的同行者也将会多起来。她说:“我们也在酝酿招募志愿者,让更多人加入讲述和传承的行列。”

(责编:鲍聪颖、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