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将发行一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

2020年05月23日08:53  来源:北京青年报
 
原标题:今年将发行一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

  昨天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其中提出今年不设定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发行一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中央本级支出安排负增长,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出台对企业的一系列帮扶政策等。

  解读

  今年未提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

  原文:综合研判形势,我们对预期目标适当调整,今年努力实现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农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金融风险有效防控。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

  解读:报告中对今年不设GDP具体目标做了解释,主要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表示,现在世界范围内新冠肺炎疫情还在蔓延,对所在国的经济到底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有巨大的不确定性,还有待观察。在目前情况下,不纠结于经济增长的具体指标,将使我们更加专注于不断扩大内需,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更加专注于做好“六稳”工作,实现“六保”任务。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不设具体目标,更多的是体现一种问题导向,比GDP更重要的是保就业、保民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称,现在已经是5月下旬,今年基本快过半,加上疫情冲击,设定年度增长目标实际意义不大。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表示,在全球疫情前景不明之时,对经济更难有一个明确的判断。种种前提条件的不具备,使得刻意追求GDP数据的行为更加不客观。

  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75万亿元

  原文: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今年扩大有效投资。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7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6 万亿元, 提高专项债券可用作项目资本金的比例, 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000亿元。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 主要是: 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 拓展5G 应用, 建设充电桩, 推广新能源汽车, 激发新消费需求、 助力产业升级。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 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 以适应农民日益增加的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增加国家铁路建设资本金1000亿元。

  解读: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表示,受疫情影响,再加上去年以来减税降费的推进,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有所减少。今年扩大有效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地方财政问题。相关政策应当提高财政政策传导机制的效率,让资金的使用更有效率,由于各地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在加强监督和审计的前提下,也要给地方政府更多的自主权。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六保”

  原文: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来源安全、保产业链和供应链、保基层运转,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但我们有雄厚经济实力,亿万人民勤劳智慧,只要直面挑战,坚定发展信心,增强发展能力,维护和用好我国发展战略机遇,当前难关一定能过,中国发展必将充满希望。

  解读: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表示,今年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及时提出了“六保”,这是“六稳”工作的着力点。“六保”和“六稳”是相辅相成的、是一贯的。前“三保”贯彻落实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后“三保”重点是从宏观、社会层面来保障前面的“三保”。只要我们认真落实好已出台的各项政策举措、中央经济会议精神和这次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要求,我们是可以落实“六保”任务,在今年继续实施好稳中求进。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六保”体现了政府工作报告问题导向的思路。“六保”和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之间有内在的逻辑关系。比如,保就业,就业的增加会带来居民收入的增加,而居民收入的增加又将导致居民消费支出的增加,从而实现促进经济增长。

  去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首次超过60%

  原文:去年经济结构和区域布局继续优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40万亿元,消费持续发挥主要拉动作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较快增长。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首次超过60%,重大区域战略深入实施。

  解读:财政部财科所原所长、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表示,其实只看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还不够,还需要看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指标,这个指标也很重要,因为这代表了没有欠账的城镇化率。未来人口城镇化率还会继续升高,因为就是60%,城镇化高速发展阶段也没有完成,这么看来,城镇化的发展空间还是很可观的。

  今年将发行一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

  原文: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一万亿元,同时发行一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这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举措,上述两万亿元全部转给地方,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主要用于保民生、保基本、保就业、保市场主体。

  解读: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解释,一万亿元特别国债,当中一部分要用于相关地区补短板强弱项的投资,最重要的是通过政府的作为,带动社会资本跟进。

  财政部财科所原所长、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表示,发行国债就是为了筹集资金,特别的含义就是具有针对性。这意味着,这些筹集到的资金,要下到地方,下到基层,支持抗疫,支持“六保”,支持必要投资。这是在非常之时做出的具有针对性的非常之策,特别国债的发行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措施。这种措施并不是常年都有,历史上只有应对亚洲经济危机发过一次,应对世界经济危机发过一次,这次是第三次。

  复工复产推出8个方面90项政策措施

  原文: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能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控制疫情,保障了人民基本生活,十分不易、成之惟艰。我们也付出巨大代价,一季度经济出现负增长,生产生活秩序受到冲击,但生命至上,这是必须承受也是值得付出的代价。

  我们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失时机推进复工复产,推出8个方面90项政策措施,实施援企稳岗,减免部分税费,免收所有收费公路通行费,降低用能成本,发放贴息贷款。这些政策使几亿人受益,及时有效促进了保供稳价和复工复产,我国经济表现出坚强韧性和巨大潜能。

  解读: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学系教授、浙江大学企业投资研究所所长邬爱其表示,国家提出的这些战略是系统而成熟的。但是,接下来能够真正帮助企业走出困境的,还要看地方政府落实政策的程度如何。同时,对于受到疫情冲击的企业来说,在现在及未来一段时间里走出困境是紧迫的和必要的。

  去年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

  原文:去年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109万,贫困发生率降至0.6%,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

  污染防治持续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生态环境总体改善。金融运行总体平稳。

  解读: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表示,三大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去年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了决定性基础。

  助力中小微企业

  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再延长

  原文:强化对稳企业的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再延长至明年3月底,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应延尽延,对其他困难企业贷款协商延期。鼓励银行大幅增加小微企业信用贷、首贷、无还本续贷。

  解读:财政部财科所原所长、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表示,贷款还本付息的再次延长也是在帮助中小微企业尽快走出困境。这只是国家出台的诸多措施中的一种。凡是措施都要用起来,这样才能和其他措施形成组合拳,帮助更多的中小微企业。

  鼓励业主减免或缓收房租

  原文: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降低工商业电价5%政策延长到今年年底,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降低15%。减免国有房产租金,鼓励各类业主减免或缓收房租,并予政策支持。坚决整治涉企违规收费。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更多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做到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理。

  解读: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中央委员阎建国表示,受疫情影响,很多中小微企业不能正常营业,同时又面临着房租、工资、税费、融资等实质性压力,中小微企业的生存面临严峻挑战。为了使企业不裁员、少裁员,各地都出台了很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出台支持中小微企业稳定就业岗位政策。比如,返还失业保险费、减免房租等。北京规定承租京内市及区属国有企业房产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按照政府要求坚持营业或依照防疫规定关闭停业且不裁员、少裁员的,免收几个月的房租。

  保障民营企业平等获取政策支持

  原文: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保障民营企业平等获取生产要素和政策支持,清理废除与企业性质挂钩的不合理规定。限期清偿政府机构拖欠民营和中小企业款项。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解读: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表示,长期以来,地方政府拖欠民企账款的现象一直存在。尤其是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一些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长期被拖欠的应收款对企业的资金周转、经济效益、正常运行等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这对很多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无异于雪上加霜。建立地方政府信用制度是当务之急。将政府拖欠企业账款、单方面不履行合同等行为,列入地方政府的信用指标中,作为地方政府一把手的重要考核指标。

  小微企业所得税缴纳延缓到明年

  原文: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着力稳企业保就业。加大减税降费力度。今年继续执行下调增值税税率和企业养老保险费率等制度,新增减税降费约5000亿元。前期出台6月前到期的减税降费政策,包括免征中小微企业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单位缴费,减免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免征公共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娱乐、文化体育等服务增值税,减免民航发展基金、港口建设费,执行期限全部延长到今年年底。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所得税缴纳一律延缓到明年。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要坚决把减税降费政策落到企业,留得青山,赢得未来。

  解读:餐饮行业是本次疫情中受影响最严重的行业之一,美团研究院在2020年2月初对3.2万餐饮商户进行了调查,数据显示,因固定成本压力大,九成餐饮商户资金短缺。26.8%的餐饮商户表示资金已经周转不开;37.0%的餐饮商户表示资金极度紧缺,只能维持1-2个月;22.9%的餐饮商户表示资金比较紧缺,能维持3-4个月。政府工作报告针对性地提出优惠措施,将起到对症下药的作用。本版文/本报记者 李泽伟 朱开云 张蕊 张夕 蒋若静 孟亚旭 蒲长廷 高语阳 李岩 统筹/徐锋

(责编:高星、鲍聪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