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垃圾分类 大兴一家三代人三十年的传承

2020年05月15日14:40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人民网北京5月15日电(池梦蕊)时间的指针回转至1988年,31岁的栗景池与大兴县(现大兴区)废旧物资回收公司结缘,经过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革,公司转亏为盈。第二年6月,栗阳出生了,也许是耳濡目染从小受大伯栗景池熏陶的关系,2011年,20出头刚从大学毕业的他便投入到废旧物资资源化处理的事业,并一步步将其推向精细化、规范化……

“破烂王”集中站点管理 美化环境解除民忧

2008年,为贯彻商务部《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和北京市商务委《关于在远郊区县全面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通知》精神,治理大兴区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无序发展的现状,按照 “规范站点、物流配送、专业分拣、厂商直挂”的要求,栗景池团队在全区80多个居民社区中设立再生资源回收亭,统一回收人员服装,公开废品回收价格,公布回收站点热线。这样一来,社区居民再也不用被“破烂王”走街串巷的吆喝声侵扰,也不必担心他们缺斤少两,居民只需在家中拨打个电话就能卖出废品。

小伙儿自愿“捡”垃圾 让城市处处飘“绿”

2011年,20出头的栗阳受大伯的影响,开始经营北京多利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一心扑在了垃圾分类上,他希望通过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让垃圾分类工作得到更多人的理解、支持,让城市处处飘“绿”。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很多人参与进来呢?垃圾分类就是要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在这种想想法的支撑下,栗阳在企业里组建了志愿服务团队——北京耕耘公益服务中心,响应大兴区委、区政府关于“行业+志愿服务”的号召,将志愿服务融入城市环境建设实实在在的工作之中。

“垃圾分类不能只靠一小撮人的力量,要让社区居民参与进来,实现共管共治。”为了这个想法,栗阳自筹20余万元开发了微信小程序——绿色当铺。“以小程序里一个叫做‘志愿星’的版块来举例,就是招募居民志愿者,相当于垃圾分类的网格员,通过一些奖励机制带动大家参与进来,最终形成人人参与垃圾分类的局面。”栗阳表示。

如今,栗阳带领的公司有一支100余人的垃圾分类指导员队伍和300余人的环卫保洁队伍,承担着大兴区5个街道共计近70个社区的垃圾分类宣传指导工作,同时负责西红门镇、旧宫镇、黄村镇和清源街道、高米店街道等单位辖区的环卫保洁、河道管护等环境建设项目。

2011年,栗阳开始负责大兴区垃圾分类指导员队伍项目管理工作,为提高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和参与率,他创新打造了“多级、多主题、多角度”联动机制,通过协调沟通“城管委、街道办、居委会、指导员公司、社会组织”等部门,定时、定人、定数量组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同时结合社区活动、志愿服务、走进校园、入户宣传指导、科普教育、主题纪念日等平台,“见缝插针”的把垃圾分类宣传内容融入到每一次活动中去。9年来,栗阳共组织各类垃圾分类宣传指导活动600余场,受益人数达8万余人,发放宣传册、环保袋等宣传材料5万余份,辖区垃圾分类知晓率达95%以上,参与率逐年提升,所负责的清源街道也荣升为大兴区垃圾分类示范街道。

6岁娃捧起接力棒 垃圾分类常识义务传

“大骨头、椰子壳虽然产生在厨房,但它们可不是厨余垃圾哦,是其他垃圾,大家不要搞错哦……”幼儿园一场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上,为大家讲解垃圾分类小常识的老师并不“老”,而是年仅6岁的栗馨然。栗馨然是栗阳的女儿,受爸爸的言传身教,馨然早已对垃圾分类门儿清,不仅栗阳家里的垃圾是她帮着分,她还“变身”垃圾分类小宣传员,义务为更多人普及垃圾分类小常识,帮助他们做好垃圾分类。

“我知道我们吃的东西、没吃完还有剩下来的饭菜叫作厨余垃圾”“我妈妈告诉我购物袋是可回收物”“不对不对,有的购物袋是塑料的,塑料袋是其他垃圾,纸袋才是可回收垃圾”……小朋友们热火朝天的讨论,栗馨然一个一个耐心解答,声音虽稚嫩,却传的很远很远。

(责编:池梦蕊、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