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推進科技成果轉化落地行動方案發布 加速創新成果“從1到10”在京落地
人民網北京11月19日電 (記者董兆瑞)11月18日,《北京市推進科技成果轉化落地行動方案(2025-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新聞發布會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北京將以深化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改革為一條主線,堅持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堅持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兩個抓手協同發力,聚焦科技成果轉得出、幫得上、落得下三個階段,從五個關鍵方面發力,加速科技成果“從1到10”在京落地。
《行動方案》明確,到2027年,基本形成高效協同、富有活力的科技成果轉化體系,促成1000家合作平台、5000項技術開發合作項目,轉化孵化3000家科技型企業、600家專精特新企業,轉化一批服務國家戰略需求、滿足北京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重大科技成果。
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楊璞表示,北京市把科技成果轉化工作作為推動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重要抓手,先后出台了《北京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打通科技成果轉化堵點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法規,並率先開展了職務科技成果賦權、單列管理等試點工作,初步形成全國領先的科技成果轉化生態。
“我們會同有關單位共同制定了《行動方案》,旨在進一步發揮北京科技智力資源優勢,加速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效率,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楊璞說。
據了解,《行動方案》共5個部分20項重點任務:
一是促進科技成果轉出。深化科技成果轉化政策改革,落實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單列管理等關鍵政策。推動研發單位健全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完善分類考核激勵、轉化收益分配等機制。打造標杆技術轉移機構。
二是突出企業主體地位。建立企業出題、研發單位答題、聯合攻關的科研組織模式。建設企業主導的合作平台,建成一批聯合實驗室、研究中心。支持通過科技成果轉化創辦企業。推動科技領軍企業賦能科技成果轉化,對轉化創辦企業加大投資並購力度以及開放應用場景。
三是提高公共服務能力。強化對接服務機制,市區協同建立供需對接服務台賬。深化園區體制機制改革,打造市場化程度高、專業能力強、機制靈活的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機構。探索建立市區協同的撥投聯動機制,助力企業早期成長和持續發展。探索科技成果首單應用支持機制。
四是激發市場要素活力。壯大技術經理人隊伍,將優秀技術經理人納入市級人才支持政策體系。提升科技成果轉化平台服務能力,完善概念驗証、中試、孵化等平台體系。培育優質市場化服務機構。構建科技成果轉化金融服務體系,推動更多國有資本、社會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
五是提升落地服務品質。建設中關村國際技術交易中心,打造成果轉化“一站式”綜合服務載體。推進全國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建設,在海澱、房山、昌平等建設主承載區。強化科技成果轉化落地精准服務。促進京津冀科技成果轉化協作。深化國際技術轉移開放合作,促進全球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