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2025能源轉型大會將於11月22日在京開幕

2025年11月19日08:36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11月19日電 (記者董兆瑞)2025能源轉型大會將於11月22日至24日在北京昌平未來科學城舉辦。主題聚焦“加快企地協同創新,共謀綠色轉型發展”,內容包括一場開幕式暨全體大會、兩場重點活動、一場展覽展示、六場專題會議,同時設置了能源谷參觀、項目對接、閉門交流會等多樣化主題活動。

北京未來科學城管理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本屆大會將更加充分發揮能源行業發展方向引領平台、前沿技術發布平台、國際交流合作平台的作用,提升未來科學城在能源領域的專業影響力,吸引更多優質項目在昌平聚集,加快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能源谷。

突出平台功能 展現能源行業未來發展方向

本屆大會將邀請相關部門領導、知名院士專家、能源領域領軍企業代表等百余位重磅嘉賓集中發聲,引領行業創新方向。結合昌平區先進能源產業布局,今年大會專題會議重點突出展現儲能、氫能兩個未來產業和能源裝備、化石能源兩個優勢產業,同時策劃了儲能、氫能等領域的專業閉門交流會,為行業專家搭建深度研討與合作平台。

大會嘉賓覆蓋能源領域的政、產、學、研、金等各界代表,在鼓勵行業前沿技術交流的基礎上,更加體現企業在產業發展環節中的實干作用,重點邀請數十位能源央企、優秀民營企業和跨國企業代表,通過進一步聚焦應用型技術革新、產業生態營造等主題,引導企業間橫向交流,共謀產業發展。

大會期間還將舉辦企地合作論壇和未來科學城能源谷高質量發展大會兩場重點活動,旨在加強企地合作,協同創新推動能源產業提質增效發展,加快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能源谷。會議期間同步舉辦展覽展示,邀請能源領域鏈主央企集中參展,展示先進能源高端科技成果與前沿標杆項目,進一步展現能源行業未來發展方向。

能源企業扎堆“落地” 創新成果加速“發芽”

自2019年起,能源轉型大會已連續六年在未來科學城能源谷舉辦。作為北京建設國際科創中心樞紐型主平台,未來科學城能源谷累計建成國家級和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等高水平科研平台60個,設有院士工作站7個,“三桶油”“兩張網”“五大發電集團”全部在此設立了分支機構或研發總部,三一重能、中海儲能、明陽智能等大批優質民營高科技企業落戶,入駐了華北電力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中國礦業大學等一流能源高校,匯聚了2萬余名科研人才,形成了央企、民企、高校等多元主體協同創新的發展格局。

過去的三年中,有20家央企研究院和科技型企業的累計78項成果在“能源谷”就地轉化,持續做強國家電網、國家電投2個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平台,支持碳力加速器、中孵融創等4個民營孵化器發展壯大,精心保障創新成果落地生根。

中海儲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作為一家專業從事鐵鉻液流電池儲能技術開發與裝備制造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構建起了“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創新體系。該公司總經理王屾介紹,公司與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共建的國家儲能技術產教融合創新平台實驗室及相關科研院所,揭榜國家多項關鍵技術攻關任務,開展技術研發、產品創新、標准制定、人才培養等工作,為能源強國建設提供堅實技術支撐。

北京華能新銳控制技術有限公司近年來面向能源電力行業發展前沿,圍繞新能源智慧運維、自主可控風電控制技術與裝備、自主可控水電監控、電站智能控制等重點領域,積極開展科技研發、技術服務和成果轉化推廣應用。

其自主研發的華能集團新能源智慧運維平台,是落實“3060雙碳”戰略目標、實現新能源數字化轉型的重要舉措,為新能源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該平台服務於新能源前期、基建、生產、后評價等全生命周期管理。目前平台已累計接入裝機規模約1.15億千瓦,接入場站1630個,實時數據點數突破7000萬。

“平台通過資源共享、業務協同等途徑面向行業開展智慧運維合作,與中海油、中國建筑、晉能集團等10余家中央及省管企業簽訂新能源智慧運維服務合作協議。平台還向上海電氣、華為等產業鏈上游企業開放設備運行數據,實現生產運行數據向上游企業的全面反哺,推動設計、制造不斷迭代升級。”北京華能新銳控制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高海東說。

惠企政策精准完善 為企業提供全方位支持

昌平區圍繞打造超一流營商環境的目標,昌平區系統構建了“1+1+N”創新政策體系,包含了一批科創金融、人才服務、成果轉化、校城融合專項政策措施,為企業提供了全生命周期的支持﹔出台完善“昌聚工程”等人才政策,讓各類人才在未來科學城安居樂業,全方位保障企業在昌發展壯大。

在配套保障方面,能源谷圍繞“科學+城”,統籌市區兩級資源,全力打造科學城、生態城、生活城、夢想城。建成投用十一未來城學校等6所學校,面向人才分配和儲備的保障房達6000套,未來科學城濱水公園、北京溫榆河公園·未來智谷一期、二期全面建成並開放。此外,地鐵17號線南北段貫通預計年內具備初步運營條件,將實現能源谷和中心城區更便捷的聯通。

中海油化工與新材料科學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海油材科院)組建於2022年,扎根昌平發展。“昌平給予了我們高層次人才生活補貼、人才公租房等保障,還通過‘引才大使’機制拓寬高端人才集聚渠道。”中國海油資深技術專家傅送保介紹,“產業配套上,昌平區構建多元金融生態,同時打造‘一公裡轉化圈’,為技術攻關提供中試、檢測等全鏈條服務。創新氛圍上,推動校城融合,中海油材科院聯動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等高校構建產學研協同體系,依托能源谷創新集群為國家級攻關提供智力支撐。”

傅送保介紹,中海油材科院擬依托昌平能源谷定位推進升級,深化與區域科研機構合作,擴大先進材料研發與中試空間。強化技術攻關與成果轉化,借力昌平“研發—轉化”生態加速產業化落地。融入區域發展方面,將通過突破高端聚烯烴儲能材料、碳中性化學品等技術瓶頸,填補產業空白,助力完善昌平產業生態,為打造產業高地提供核心材料支撐與技術保障。

(責編:李博、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