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京津冀基金與企業融資對接會舉辦 簽約投資額超43億元
人民網北京11月18日電(記者池夢蕊)為進一步激發金融資源賦能區域發展活力,11月18日,2025年京津冀基金與企業融資對接會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辦。
本次融資對接會以“產融協同筑根基,AI領航京津冀”為主題,旨在立足京津冀“六鏈五群”產業協同格局,聚焦未來幾年發展的戰略性前沿產業領域,強化跨區域協同和央地聯動,有效促進金融賦能、聯合招商、產業對接和項目落地。
活動內容豐富,上午舉辦一場主論壇,下午舉辦五場專題路演活動,平行開展產業考察。主論壇包括領導致辭、主題發言、產業推介、機制賦能、產融協同、簽約儀式等環節,現場簽約一批投資項目,路演一批科技企業,全方位助力京津冀“六鏈五群”建設,促進“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進一步激活區域發展動力引擎,夯實協同發展根基。
會議邀請國新基金、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等國家級引導基金,農銀投資、建銀投資等央屬銀行系AIC基金,國壽投資等國家級險資基金,北京八大基金等政府投資基金及博裕資本、高瓴資本等知名市場化投資基金共百余家投資機構參會,共商金融賦能京津冀產業發展新路徑。在2024年啟動京津冀投融資服務機制基礎上,今年金融機構合作范圍進一步擴大,活動現場舉行京津冀投融資服務機制擴容儀式,新增包括國新基金、北京國管、農銀投資等10余家知名投資機構,將共同構建聯系更加密切、溝通更加順暢的金融服務生態圈。
會上,國新基金總經理郭一澎圍繞基金投資賦能京津冀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進行發言,探索央企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模式。中國進出口銀行推出《金融支持京津冀協同發展行動計劃》,交通銀行同步發布《京津冀﹒交通銀行綜合金融服務方案》,通過精准化金融產品與多元化服務模式,為京津冀產業升級、基礎設施聯通及企業創新發展提供堅實金融支撐。
活動還邀請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長黃鐵軍聚焦AI產業進行發言,為企業提供AI融合的創新思路與可行路徑。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際合作中心介紹綠色產業發展機遇與綠色國際會客廳建設情況,以開放合作提升京津冀綠色產業發展能級。中關村京津冀新能源汽車協同發展促進會介紹京津冀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情況和京津冀汽車科技生態港產業促進重點方向,助力區域內優勢產業形成更緊密的上下游聯動與集群競爭力。北京市協同發展促進會發布京津冀投融資服務產業“政策庫”“園區庫”“項目庫”,地圖式呈現氫能、生物醫藥等6條產業鏈重點承載園區,為企業和投資機構提供多維精准的信息服務和一站式對接平台。
活動現場,24隻京津冀基金代表與37家企業代表簽約,簽約投資額超43億元。活動聚焦AI和具身智能、生物醫藥和合成生物、低空安全技術和商業航天、集成電路和工業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領域,共設置5場專題路演,吸引55家企業與95家基金“面對面”深度對接交流。其中,AI和具身智能領域參與路演企業11家、基金54家,生物醫藥和合成生物領域參與路演企業14家、基金38家,低空安全技術和商業航天領域參與路演企業9家、基金39家,集成電路和工業制造領域參與路演企業9家、基金47家,新能源和新材料領域參與路演企業12家、基金46家。
未來,京津冀三地將緊扣區域協同發展高質量推進的新階段要求,以協同創新和產業協作為實體支撐,以通武廊等重點區域為示范樣板,持續深化投融資服務機制創新,促進資金鏈、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不斷拓展跨區域合作廣度與深度,推動協同發展邁向更高質量、更具韌性的新階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