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什剎海街道“益心向海”志願服務品牌正式啟動
11月14日,什剎海街道在什剎海文化展示中心舉行“益心向海”志願服務品牌啟動儀式。50余名志願者、共建單位、合作商戶代表齊聚一堂,共同見証這一凝聚溫情的志願服務品牌揚帆起航。

啟動儀式現場發布了“益心向海”品牌LOGO標識和“益小海”IP形象,直觀展現了海畔志願扎根社區、奉獻愛心、匯聚力量、服務家園的特色,讓品牌可感、可親、深入人心。活動創新推出“五心行動”品牌體系,打造“平安守護、文明揚善、環保新顏、便民暖鄰、關愛相伴”五大志願服務行動,以“五心”聚合力,推動志願服務從“分散化”走向“體系化”,實現志願服務與基層治理的深度融合。
為進一步激發居民參與社區公益事業的熱情,品牌同步推出志願服務積分兌換激勵機制,積極探索以“積分賦能”的方式激活志願服務新動能。首批選取條件較成熟的白米社區進行試點,採取“積分直接兌換”“積分+現金補足”“積分兌折扣”三種靈活模式,由15家來自“海米會商業聯盟”的合作門店(涵蓋餐飲、文化、休閑等領域)提供27類兌換商品,既貼合生活剛需,更彰顯什剎海文化特色,形成了“志願者願服務、商戶願參與、社區願推動”的良性循環。
啟動儀式現場還發布了覆蓋全域的海畔志願地圖,清晰呈現了包括22個社區、5個重點志願服務陣地、20家海畔聯盟成員單位以及15家志願服務積分兌換合作商戶在內的志願服務網絡。這張地圖不僅是便捷的服務指南,更是街道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的生動縮影,讓志願服務更加觸手可及。

在志願者故事分享環節,四位來自不同領域的海畔志願者代表講述了他們的暖心經歷:中軸線小小講解員讓紅領巾在海畔“閃閃發光”,穿梭街巷的快遞小哥送去的除了物品更是溫情,“藍立方”志願者全年無休指引游客,“海心”志願者暖心照料獨居老人……這些來自“身邊人”的平凡善舉,匯聚成什剎海最溫暖的文明圖景,也成為“益心向海”精神的最佳詮釋。
為凝聚志願服務力量,街道為“五心行動”志願服務隊伍代表授旗,並向首批商戶代表頒發“志願服務積分兌換合作商戶”銅牌。
為深化品牌內涵,促進經驗交流,活動還精心設計了實地調研與交流沙龍環節。組織與會嘉賓、專家學者及志願服務隊伍代表前往榮獲2025年全國志願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最美志願服務社區”稱號的舊鼓樓社區,開展現場觀摩與學習。在專題交流中圍繞“如何建立長效激勵機制”“如何推動志願服務與基層治理更高水平融合”等關鍵議題展開了熱烈而深入的探討,為“益心向海”品牌的持續發展匯聚了智慧、凝聚了共識。
什剎海街道工委書記陳璐在活動中表示,此次品牌發布標志著什剎海志願服務工作邁入規范化發展的新階段。“益心向海”不單單是一個名稱,更是一份理念、一項行動、一份承諾。未來街道將圍繞品牌建設,深化拓展服務領域、創新服務形式、壯大服務力量,繪就志願服務與城市文明交相輝映的和美圖景。
據悉,近年來,什剎海街道構建起“街道統籌、多部門聯動”的志願服務體系,出台了《什剎海街道關於推進志願服務體系化建設的指導意見》,系統推動志願服務走向規范化發展。截至目前,街道組建了62支志願服務隊伍,吸納超過1.8萬名志願者參與,全年開展活動超4800場,累計服務時長近129萬小時,並涌現出“海心助老”“柳媽媽餃子隊”“中軸線護衛隊”“中軸線小小講解員”等一批有特色、有溫度、有影響力的志願服務品牌,在文化傳承中為志願服務增添生動的時代色彩。
下一步,什剎海街道將持續深化志願服務品牌建設,完善志願服務長效機制,開展形式更豐富、內容更鮮活的志願服務活動,為推動地區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力,用行動書寫海畔志願的嶄新篇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