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全國氫能人才培養研討會在大興舉辦
人民網北京11月16日電(記者池夢蕊)11月14日,第三屆全國氫能人才培養研討會在大興國際氫能示范區舉辦。本次活動以“政策引領、產業賦能、教育協同、人才驅動”為主線,共探氫能人才培養新路徑。
活動開始,北京市氫未來職業技能培訓學校校長肖彬彬發表致辭時表示,“十五五” 規劃將氫能產業納入重點發展領域,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正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 “引擎”,此次研討會正是為了凝聚多方共識,注入人才動力。
作為研討會的首個主旨分享環節,“氫能發展藍圖與人才培養” 聚焦氫能產業核心痛點,特邀華北電力大學二級教授、氫能創新中心主任劉建國,以華北電力大學氫能學科建設實踐為藍本,深度解析 “華北電力大學氫能科學與工程專業建設及產業化應用研究” 的人才培育之道。劉建國系統闡述了華北電力大學依托 “大電力” 學科優勢,構建 “本 - 碩 - 博” 貫通的氫能科學與工程專業體系的全過程。
會上,北京市大興區第三屆電解水制氫職業技能大賽頒獎儀式同步舉行。經過激烈角逐,來自中電豐業、清馳科技、華北電力大學、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億華通、清瑋膜、清態科技、北京科技大學等多家單位的19名選手獲獎。中電豐業、清馳科技、北京石油化工學院、華北電力大學等4家單位獲評大賽優秀組織獎。
活動現場,海得利茲、海珀爾、氫璞創能、中電豐業、海珀特、國科華創6家氫能企業與水木興創、氫未來學校共同揭牌“氫能人才產教融合實踐基地”。基地將以行業標准為基礎、企業需求為導向,構建“理論-實操-項目實戰-行業標准”四階課程體系,共建“雙師雙能型”師資隊伍,實現“培訓即達標、上崗即勝任”的育人目標,為氫能產業輸送復合型技能人才。
國家職業分類大典修訂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公共就業服務區域中心(北京)智庫專家張元,以《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能源產業國家職業標准體系建設》為題帶來深度分享,直擊氫能產業人才培養的核心制度痛點。張元表示,新質生產力驅動下,氫能作為零碳清潔能源已成為國家能源體系核心組成,但當前行業面臨職業標准缺失、人才供需結構性矛盾突出的困境,2025年新能源領域人才缺口預計達100萬。
主旨演講環節,6位行業權威嘉賓從高校、企業等多維度分享真知灼見。圓桌對話環節,多所高校代表圍繞《氫能人才培養的本土創新與國際合作》展開深度研討,為破解行業人才結構性矛盾凝聚共識。
此次研討會是一場 “政 - 企 - 校 - 研” 協同育人的深度實踐。從技能大賽頒獎樹立人才標杆,到產教融合基地揭牌筑牢育人根基﹔從高校學科建設分享提供培養范式,到國家職業標准解讀明確發展方向,緊扣 “人才驅動產業” 的核心邏輯,為氫能產業人才培養破解了痛點、凝聚了合力、指明了路徑。
未來,各方將持續深化合作、資源共享、優勢互補,讓職業標准更貼合產業需求,讓人才培養更適配發展大勢,讓產教融合更具實效活力,共同構建 “標准引領、院校育才、企業用才、行業興才” 的良性生態,為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人才動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