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北京海澱:挖潛低效空間 軌道交通站點周邊出行環境優化

2025年11月11日16:00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11月11日電 (記者董兆瑞)近日,記者從海澱區發改委獲悉,學院路街道在“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中聚焦轄區內軌道交通站點周邊的非機動車停放亂象,通過精准治理與空間挖潛,有效解決了學知園、六道口等重點地鐵站口的交通堵點問題,居民出行體驗得到改善。

學院路街道作為海澱區軌道交通站點最為密集的區域之一,擁有6個站點、22個出站口。隨著接駁軌道交通的非機動車流量持續增長,地鐵站周邊,尤其是學知園站、六道口站等區域,非機動車無序停放、擠佔道路現象日益突出,不僅影響市容環境,更成為居民日常出行的“心頭堵”。

面對這一治理難題,學院路街道在2025年伊始便制定了“點、線、圈”逐級優化的系統治理方案。首階段工作直指問題核心,以學知園站D口和六道口站B口為突破口,著力破解電動車、共享單車侵佔非機動車道的頑疾。

六道口站B口提升后增加了非機動車停放區。海澱區供圖

治理過程中,學院路街道強化部門聯動,積極協調區城管委、區園林局及市政等部門,充分盤活閑置低效空間。在學知園站D口,通過精巧的規劃設計,將305平方米的低效空間改造為林下停車區,新增非機動車位110個﹔在六道口站B口,同樣挖掘出218平方米空間,新建停車區域可容納70輛非機動車。這些“小切口”的改造,實現了空間資源的高效置換與利用。

經過整治,兩處站點的非機動車“潮汐式”停放吞吐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以往擁擠不堪、通行受阻的非機動車道變得暢通有序,曾經的交通堵點成功轉變為便民通途。這一變化也直接反映在市民滿意度上,相關投訴數量顯著下降。

據悉,學院路街道將以此次軌道交通站點治理的成功經驗為范本,后續工作將逐步延伸至轄區主干道路沿線和重點商業圈域,持續推進非機動車停放專項治理,最終實現從“點”上突破,到“線”上貫通,再到“圈”域整體提升的城市環境秩序治理新格局,為海澱區“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貢獻更多基層實踐智慧。

(責編:李世奇、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